话不多说,先正面阐述,直入主题。3个小细节,让你在社交场中更受欢迎:延迟微笑、感同身受、同义反复。
001 延迟微笑
<动作要领>:先注视对方一两秒钟,把对方“看在眼里”,随后再绽放出真诚的笑容,放慢整个绽放笑容的速度。
另外再分享一个我习得的要领:如何微笑。微笑看着简单,其实也有它的动作要领。
step1:先认识一下微笑时要用到的两个脸部肌肉:眼睛和眉毛之间的肌肉和苹果肌。眼睛都笑没了的笑容不是微笑,微笑时眼睛最好的状态就是大、弯。如何做到微笑时还能拥有弯弯的大眼睛呢?要让眼睛显得大就要动用眼睛和眉毛中间的肌肉,这块肌肉要用上力,但不要用力过猛,用力过猛就有点瞪眼睛的感觉了,用力的程度介于瞪眼睛和放松之间。而微笑时我们的眼角会自然下拉,这样结合眼部肌肉用力,就会拥有弯弯的水汪汪的大眼睛。
step2:微笑时嘴角要上扬,而不是向两边扬。两边扬是你的嘴角咧开去顶咬肌了,这样会显得整个脸部加宽,脸变大。正确的做法是上扬,让嘴角去顶苹果肌,这样可以使整个脸部纵向拉长,显得脸不那么大了。我们可以把两只手的食指放在嘴角,感受一下微笑时你的嘴角是在横向地顶咬肌呢,还是纵向地顶苹果肌呢。
step3:最后一个重点:呼吸。我们看到明星们拍的硬照,皮肤紧致,锁骨加持,提神醒脑,诀窍就是她们在快门按下的一刹那吸气。下次拍照的时候记得喊道“3”的时候提气哟,感觉立马不一样~
<原因剖析>:如果跟别人碰面时就立马微笑,就会显得好像每一个走进你视线里的人都是你的微笑对象,会让别人感觉缺少真诚,缺少你们两个之间的电流。放慢笑容的速度会让人感觉更加可靠、可信赖。
<碎碎念>:这个小细节传递出来的信息概况一下其实就是一个字:慢。很多事情通过慢下来都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比如撩头发,慢一点撩会更有魅力。比如阅读,慢一点读自然会跟随作者的笔触思考。比如开车,慢是它的最少必要知识。
002 感同身受
<小经历>:接到闺蜜的电话,打电话来跟我抱怨作死同事的作死事迹,抱怨长达30min,最后来了一句:你说怎么办啊?清醒的我迅速在脑海中走了一遍思考流程:分析问题所在——查找问题根源——从客观和主观的角度提出解决办法。当我沉浸在自己柯南模式的破案情节中无法自拔时,她来了一句:你怎么这么认真啊!?我???我在帮你分析,解决你问题啊(委屈脸)....她说:其实我只要你跟我一起骂骂就好了。其实她只是想找个情绪的宣泄口,并没有把这个看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还在上学,编程写论文时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走技术路线。而她工作后,工作的压力、为人处世、生活的奔波,一个个原本是问题的问题堆叠到一起引发的是情感的压力,此时需要走的是心。我没能做到感同身受。
003 同义反复
<适用场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敏感问题的追问,不回答吧显得很没有礼貌,但是又不想如实认真回答。
<应用技巧>:想一个比较间接客气的回答,当别人追问时,只需重复该回答。个人感觉配上酒店门口迎宾式的微笑效果更佳。
<情景举例>:作者举了一对小有名气的离婚夫妇的例子,在一次公开场合上,有人当众问妻子和她丈夫的关系进展。面对这种没有礼貌的问题,这位女士回答:我们已经分开,但公司不会受到影响。这个回答没有让对方满意,继续追问:你们还在一起工作吗?这个女士又用一模一样的语气重复到:我们已经分开,但公司不会受到影响。重复了三次,乖乖让对方闭嘴了。喔,尴尬又不失礼貌~
004 个人社交说话感悟:
a) 多用问句,而不是陈述句或命令句。比如餐桌上把“我们点个大盘鸡吧”改成“我们可以点个大盘鸡尝尝吗?”
b) 不懂的时候,尴尬的时候,微笑就好
c) 说话开头多用:我觉得.......
d) 谈论的话题你不懂,对方又似乎津津乐道,当不知道如何接他的话时,只需要重复他的词尾就好。比如他说:我去,这个基金又跌了10%,你可以说:10%?。他说:火箭主场,詹姆斯复出啦!你可以说:复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