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概意思是说三个人的智慧抵的上一个诸葛亮,引申为人多好办事儿,人多力量大。
这句话流传至今,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非是万能金句,至少在文学创作领域,这是一句明显的常识谬论。
不把这句谬论拎出来,很多人可能还沉浸在这种人多力量大的幻觉里。就会出现“认认真真的做一件根本上错误的事情”。
翻看一下文学艺术历史就能发现,文艺创作绝非科学研究,科学研究需要的是一代代科学家的不断精进,最后实现某项技术的重大突破,是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文艺创作是高度依赖个体的行为,中国历史上诗仙李白一首随口吟唱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顶过乾隆皇帝批发的两万首诗。
只活了26岁的王勃有一首《滕王阁序》就可以不朽了,一辈子可能只写了一首诗的张若虚凭借着《春江花月夜》横扫文坛上千年……
这是一个有些近乎让人绝望的职业,因为只有极少数的天才可能有机会接近不朽。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文学创作是高度个人化的表达,因此,要是有人说写诗可以培养,培训之后可以得诺贝尔文学奖,那肯定是个骗子。
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要提倡编剧行业的工业化,一副攻克科学难关的架势。其实稍微有些创作常识的人就能知道,编剧行业是高度依赖个体智慧的。就算开了无数的剧本策划会,最后执笔的肯定还是一个人。
观察我们国内近几年的重大烂片,无疑都是编剧署名一大长串,号称“策划开会”群体智慧炮制出来的。
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一坨精致包装的排泄物。
著名评论家严峰提到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时候,说过一句话,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高了世界级的水平。从作品的影响力而言,这并非过誉之词。
这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驰骋领域,恰恰也是其魅力所在。
在创作领域,诸葛亮就是诸葛亮,臭皮匠永远是臭皮匠,二者永远无法通过数学换算有所平衡。
这应该成为一个简单的常识,不应该在拿出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