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家的笔记,对书中的内容都有很细致的阐释,也举出了自己身边的例子。不过,笔者觉得,除了理解作者在说什么,作者说的在生活中如何印证之外,不妨思考一下,我们是如何理解这本书的内涵,或者说,我们是如何被作者“改变”的呢?
首先声明,笔者只看完了前两章,虽然可能有失偏颇,不过觉得这样的思考该是很有趣味的呢。
第一章,作者先是引入了群论和逻辑类型论的基本观点。这里我们必须注意的一件事情是,作为一个读者,一个非数学专业、逻辑哲学专业的读者,真的理解了什么叫群论?什么叫逻辑类型论?甚至读者是否理解了什么叫做群都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笔者认为,一般读者对于这两个理论的理解是从常识出发的,作者的笔法也是介绍性的(这点在我之前一篇笔记中也有提到)。有的读者可能从自己的直觉出发进行理解,还有的读者可能会因为不能从模型化的角度理解这些理论(不能从群的基本定义和几个基本假设出发推导出其他性质)会说这本书略烧脑,是啊,不给清楚角的定义学三角函数自然会似懂非懂。
第二章当中,作者开始举出不同的例子对于各个特性进行印证。这些工作想想都是很繁杂的,从抽象的理论再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简直太辛苦了,以至于到解释“第一序的零变化”时,作者发现举出例子太难了,只好暂时跳过,回头再说。
笔者以为,作者给出的是一种理解我们周围事物的模型,有趣的是,这个模型依据的理论基础是一般读者难以真正理解的数理逻辑。在统计学中有这么句话(有兴趣大家可以自行找一下来源),“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of them are useful.”,比如说社会科学中的谢林模型,从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决策推导出整体上的居住属性分布(感兴趣可以google下喔)。就本书来讲,作者给出的模型是很有用的,因为作者给出的理论从实践中找到了解释,同时也能让没有数理哲学基础的读者大概明白这本书在说些什么。那么,感到烧脑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有些东西,作者就没想说清楚喔~
不过回过头来看,笔者写这篇笔记算不算做了“第二序的改变”呢?哈哈,也许吧,不过有一点笔者很确定,学心理学的笔者不敢说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群论、什么叫做层次理论,但是却懂得什么叫认知、什么叫做元认知,什么叫记忆、什么叫元记忆,这也才是作者想让我们理解的东西,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