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一线,我发现,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要看“奖励”是不是有吸引力。能否发挥强化作用,取决于学生对奖项的价值大小的判断和得到一项奖励的信心强弱。已经得到的东西,再一次得到,它带给我们的价值成会衰弱:轻易能得到的和再怎么努力也难以得到的荣誉,对于学生而言也是没有什么激励作用的。建议老师们多用“象征性奖励”“社会性奖励”“代币性奖励”,尽量少用“物质性奖励”。“象征性奖励”,即“荣誉”“光荣榜”,但是要突出象征性奖励的神圣和光荣,使学生体验到喜悦、成功和荣耀。“社会性奖励”,如拍拍学生肩膀以示鼓励,以书信的形式向家长表达对孩子的赞赏,这可以使学生“获得共鸣而被社会化,且受共同精神的约束”,以此来改变学生行为,增强其学习动机。“代币性奖励”,如同上文提到的“惊喜红包计划”等,当学生学习良好时就获得积分。
《懂心理,带好班》——少用物质性奖励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