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快思慢想》之前,我想到了《好好学习》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观点:现代社会或许可能已经进入了“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的时代,也就意味着当前知识的获取和构建已经无法靠数量取胜了(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也无法靠速度取胜了(没有什么知识比百度搜索获取的还快)。也就是说,对于个体而言,你对知识认识的深度才是你能够依赖的认知优势。
同样一个问题,有的人只能看到表层喧哗与浮躁,有的人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分类整理形成套路或者步骤,而更有的人可以从底层规律的角度去阐释问题。那从知识获取的三大目的来看,无论是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底层规律明显更加可靠。
在回答我们如何用底层规律来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考虑一个事实: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吗?不就是思考问题吗?但是你思考过你是如何思考的吗?你是如何做出决策的吗?
尤其是对于解决问题来说,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工作的核心就是解决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从而确保组织正常、有序、稳定的发展。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充斥着中午吃什么?吃饭的时候点什么饮料?看什么电视节目?看什么书?去哪里旅游?买哪里的房子?有人说房地产行业快不行了,我该如何评估这种言论的可信度?我会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等等大大小小的问题。而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呢?或者说,我们解决某个问题选用某个措施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呢?
我们或许很少思考过,我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我们很可能是下意识的就选择了某个方案,而这个方案导致了我们后来的结果质量。用现代历史学的观点来看,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历史一个解释,而是去发现当初会不会有别的选项,而让我们未来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不仅仅思考当初的那一种方案。而如果我们知道我们是如何思考的,那么在思考的时候,我们或许就可以有更多的方案去选择,从而提高了我们决策的质量,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DanielKahneman教授的这本《快思慢想》恰恰就是在分析我们的思考过程。
在我们知道了我们是如何思考的,我们再去思考我们如何利用底层规律去解决问题。
一,人的大脑是个“双系统”,一个快,一个慢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在进行决策判断的时候,会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简单的系统一,就是各种直觉性的、下意识的、无意识的思考,它是一个全自动化的心之活动,包括知觉和记忆,就是下意识的对当前的问题进行模式识别,而这种判定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搜集的信息量也有限,虽然快速,但很容易出错。
举个例子,很多办公室的门是两面开的,所以很容易造成两边都在推门而互相碰撞的场景,而我们推门的动作就是下意识的,当我们看到门的时候,我们下意识的就会去推门,而推不动的时候才会发现是错的。
另外,超市里做促销活动的商品就很容易销售,除了可能是因为价格的原因之外,还有很大可能是因为现场的火爆氛围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去买,总觉得别人都买了,肯定很划算,所以我也不能吃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另一条是相对复杂的系统二,就是在各种步骤和知识的综合下去进行的思考,是很多信息的整合,那就很难开展的比较快了。而且这些整合的方法和质量都是需要后天学习和锻炼的。但系统二的决策质量就会比系统一高很多。
比如说,请你计算一下每个月的平均开支,那你就不能用系统一随便想一个数字了,就需要先去获得每个月的实际支出值,然后求和,然后除以12,获得每个月的平均值。这个一步步的步骤就比刚刚系统一的方式要复杂得多,而且也慢得多,但同时也准确的多。
另外,我们会为什么说不要“拍脑袋”,我们为什么要“问题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心得”,就是在不断的锻炼我们的系统二。而系统二的优势就在于你掌握的步骤越广泛,你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但你的学习压力也会越大。
二,不是我觉得我想好了,而是我看到了熟悉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同样一个事情不同的人理解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而这样的两个人一旦争论起来就很容变的不可开交,双方都不肯承认是自己错了。实际上,很有可能双方都是对的,就像瞎子摸象,每个人摸到的都是事实,但只是事实的一部分。
但正如书中所言:无论是证据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与主观自信关系不大。每个人对他信念所持的信心大部分来自他对亲眼所见所编故事的品质,即使他们所见到的非常少也没有关系。我们通常不会考虑到决定这件事的关键证据还没有出现,却以为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全貌,而这是不足以判断的。此外,我们的连接系统倾向于选择一个已经被活化的连贯模式,压抑怀疑和不确定性。
我们倾向于想这个世界索取确定性,向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获得一定的确定性,因此当我们看到的一个信息的时候,就会自动的去忽略跟着事实不一致的地方。其实这就是俗语所说的:手里拿着锤子,看啥都是钉子。
在我自己最初做品牌策划的三年里,很容易会认为正是因为品牌的力量才让产品获得了广泛的知晓从而达到市场的认可。然后看到可口可乐、宝洁等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公关活动,提升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美誉度,就觉得欣然向往。同时也会看到不少的品牌,比如加多宝也会因为做了大量的公关活动,而让消费者认识和了解,产生消费行为。在当时认知里,认为一切都是品牌的力量。
然而,在营销部的工作开始,《广告学》《广告与促销:整合营销传播视角》等书籍的学习,让我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了传播层面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是如何实施的,也该如何去评估。再一次在传播的角度进行了更充分的认知。
然而,部门成员必读的、菲利普·科特勒编写的《营销管理》这本大部头,让我第一次全面的认识到了营销工作。包括在随后阅读的《营销战略与竞争定位》这本书籍。让我更加能够从一个营销从业者,而非传播从业者的角度甚至可以说是“框架”去思考问题。一个产品传播的好,不代表市场就一定会好,公司经常举的“秦池”的例子,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就是产品的供应能力不足以支撑其渠道的需求和广告带来的销售促进效应。也就是营销4P,他只是做好了“传播”这一个P,其他都是短板,那么“秦池”的水桶必然会漏水的。
而在传统的思维里,产品销量不好就去做广告,“打鸡血”,广告必然带动销量。比如某个新产品在央视、机场、楼宇等等区域进行狂轰滥炸,市场知名度高,销量的确不错。然而如果某个成熟产品也参考这样的方式去投放,那么市场的效果真的会好吗?谨慎的说,是不一定。因为不同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于新产品而言,多区域的高频度曝光,确实能够带来知名度,然而对于成熟品牌来讲,以这样的高强度方式可能获得的知名度提升量微乎其微。就好像一个对数曲线一样,越往后越增长是困难的,是成本巨大的。因此这个时候,不是说要不要投的问题,而是投放带来的效果是否是值得的。就像知乎上的一句俏皮话: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在营销的领域,抛开产品的生命阶段谈传播也都是单因素考虑问题的思考模式,风险极大。
可能也会有疑问,即使你进行了大规模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最终获得的结果也不一定是好的啊。而且大规模的信息整合工作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并不一定是值得的。
我得承认,这两个都是事实。但这也恰恰是人脑有两个决策系统的价值所在,对于我们生活中我们所看重的事情的重要度影响低的事物,我们的决策可以是下意识的,可以使习惯性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比如扎克伯格就喜欢穿相同的衣服,这样就省的决策买什么衣服了。而对于专业领域的问题,也要分人,如果是在某个领域钻研了多年的人,那么他的直觉实际上是被这么多年的历练所练习出来的,他的系统一在这方面还是有着相当高的准确率的,这也就是“老司机”的价值所在。这是我们可以期望系统一的情况。但是,我们并不能够因此而放弃了系统二。
因为,我们人生中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世界上问题的复杂度也是越来越高,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决策质量,就不能依赖从个人或者进化的历史里带来的系统一了,因为适应原始社会的系统一并不能应付现代社会的复杂程度,甚至那些在《三国演义》《孙子兵法》《厚黑学》的道理很有可能也无法解决我们的现实问题,因为传统简单社会里的经验和思想也是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了。
世界在变,而我们希望我们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生活的越来越好,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重大决策的质量。即便是最终获得的结果不是好的,那只是说明我们此前的决策质量不高,或者说我们的策略思考的步骤或者模式还有提升的空间,并不能说明思考是没有价值的。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吃了一个包子没吃饱,不能说吃了这个包子对于我们吃饱这件事没有价值,只能说我们吃的还不够。
一件事有没有价值,和有没有达到和你预想一样的结果是两码事。
三,主动拥抱新信息,不断的改进自我的决策质量
那么我们必然会进入最核心的问题了,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决策质量?
实际上,“当一个错误的直觉判断发生时,系统一和系统二应该都脱不了关系。系统一建议了不对的直觉,系统二还为它背书,把这判断运用在决策上。不过,系统二的失败有两个原因:无知或懒惰。有些人忽略几率,因为他们认为在个人几率资讯与问题无关的情况下,也有人因注意力不在作业上而犯同样的错。”
由此可见,要提高决策的质量,我们需要多多动用系统二。要提高系统二的决策质量,那么我们就需要解决掉“无知和懒惰”的问题。
从当前操作层面来说,在我们进行决策之前,问问自己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有哪些信息应该是自己知道的?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给系统二提供更多的决策步骤,也就是“套路”,从而更多更快的适应更多的套路,让我们思考的方法有多重,而不是钻在一个死胡同里。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方法之间的横向对比,也可以进行方法的迭代优化,从而不断的提升套路的准确度。
而要达到这个标准,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更大的能力。这实际上回到了我们开篇所提到的那本《好好学习》。在作者成甲看来,学习更多的只是,提高更大的能力,也不是一个终极的办法。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你套路的增多,你在套路之间进行判断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提升套路的质量。而套路的质量实际上就是我们认识问题的程度。而且是越是底层的讨论,基本的规律,其准确性和价值性越高。
比如市场问题,我们从表层上可以看到是传播做的不好;比如员工问题,我们从表层上可以看到是员工的执行力不强;而更进一层,我们可能就看到了是营销4P中的平衡没有做好,可能是营销目标与企业实力之间的匹配度不够;我们可能就是看到了员工在知识层面、在技能层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然而真正让我感受到“我对世界的基本假设稍微移动了一下”的是,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看待营销问题的新见解:销量不好很有可能是供需关系的问题,市场消费者目前的可选择余地大,那么必然会销量不好,因此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员工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因为员工把事情做好与做不好,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组织的人力资源系统并没有将人才的“选育留用”打通,员工没有动力去把事情做好,正所谓“无利不起早”。
当我们能够从供需关系、人性等更基本的规律或者更基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们或许就会跳出专业角度去看专业问题,我们会有更宽阔的思维空间和解决的方法。比如,刚刚提到员工问题,很有可能在员工的工资组成中将技能工资进行级别明显化就可能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比如,刚刚提到的供需问题,那么思路有两条,要么进一步扩大需求,去开拓新的市场,覆盖更广泛的人群,要么去降低供给,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让市场上能够相同质量的产品数量变少,稀缺性有可能就会获得价值感。
当然,在现代社会,每个人的认知都需要不断的更新和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不被机器人所替代。我们才能够有可能活出作为一个人最精彩的一生。
(问题思考系列·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