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更姣焦点解决学习分享第14天 (约练8次:1咨1来3观3学)
今天我要来分享在SFBT唔谈中赞美的充分运用的话题。
欣赏与赞美是SFBT唔谈的基调。在当事人能看到自己的优点、资源成功时,其自尊感会立刻提高,面对问题的困难感或改变的恐惧感就会降低,对于问题常会产生新的正向观点,也会更愿意着手处理面临的困境。
赞美有直接赞美、自我赞美和间接赞美三种形式。直接赞美是发现当事人的可贵之处后清楚的提出并直接表达赞美。自我赞美是咨询师在直接赞美的格式之后,通常再加一句询问当事人“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样振奋性的引导,来逐步邀请其清楚回答做到的方法、步骤或背后的信念。间接赞美就是咨询师运用关系问句来引导当事人思考从别人的角度可能会看到的相关改变,以及会表达的赞许和欣赏。
赞美需要合于现实与伦理原则。一是要符合事实且不浮夸。比如说,“哇,你的业绩很好,你一定是全世界最棒的推销员。”这样有浮夸的表现,就可能使当事人觉得这份赞美只是在敷衍他。二是要非未来期待式的表达。比如说,“哇,你的成绩很不错哦,以后一定可以赚大钱。”这前半句是赞美,后半句就是期许。那后面的期许就可能使当事人感觉现在还做得不够好,而易产生内心的压力。所以说,赞美是以当事人“已经做到的表现”“已经存在的优势”为肯定的素材,而非遥指尚未发生的未来成就。三是注意正向词汇的文化思考。比如说“你做事会瞻前顾后的,让我觉得你真是一个保守的人啊。”而这种赞美听上去就感觉是一种讥讽。这个时候如果换一种措辞,“你做事都会三思而后行,让我觉得你真是一个谨慎的人。”这样听上去就感觉很实在,显得很真诚。赞美最主要的是要传递一种信任和希望。四是要配合彼此的情绪脉络。比如说。当一个当事人,他本身就处在困难和危机中,这个时候你要提出赞美时,除了秉持信任这个当事人总是可能找到资源来应对困境的态度之外,首先还要贴近当事人的高涨的负向情绪,保持同理心,然后再谨慎地选用合适于当事人情绪状态的向度以及当事人目前能接受的词汇,尝试提出一个赞美的可能,并且要观察与尊重当事人的接受程度。这样真诚的赞美才会真正具有感人语句与强化的力量。五是要合乎心理健康、法律和伦理的规范。如果说一个当事人他真的做出的事情本来就是违法的不当行为,你也来赞美他,那不仅会变成一种讽刺,甚至可能会强化当事人的这些不当行为。比如说一个小偷描述他偷东西技巧时,你还夸他说“你反应真快,那么快就得手了”。这样是不符合法律的相关规范的。
赞美技术要多用常用,更重要的是用好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