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的一个晚上,趁老二入睡得早,我给自己安排了一部电影。一部2004年的美国片。
故事很温情。一位去到美国的东欧男子因祖国政变导致身份与护照不被认可而被困美国机场长达九个月。虽然桎梏重重,但他还是凭着友善,智慧与坚韧生存了下去,并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最后实现了自己赴美的心愿。
最打动我的场景是影片开始不久主人公在机场电视新闻里看到祖国政变的消息时的那份惊慌与无助,他在候机厅狂奔,就为能找到一个他能听得懂的电视版本。这一幕是整部影片的唯一泪点,同时也让我想起一位同事姐姐说,她家女儿出国后爱国的情绪更加浓烈,每次打电话都先关心一下国内和家乡的大事,最后才问家里人是否安好。
而主人公的爱国还体现在,当处处刁难他的机场主管诱导他是否因恐惧回自己的国家才想进入并留在美国时,他坚定地说NO,他不恐惧回国,他想要回国,他等待着回家。
在机场滞留的九个月时间,他克服了很多困难。语言不通,他便通过翻书比对自学英语,好在机场阅读资源丰富。身无分文,看到有人退还行李托运车获得钱币,他也由此赚得了买汉堡的钱。当机场主管切断了他的这一经济来源时,他又靠着娴熟的一技之长为自己谋得了一份时薪19美元的建筑工的活,真是应了那句【努力的人,在哪儿都能活得好好的】。
他还收获了友情和爱情。他的友善与坚持,消除了周围人对他的疑虑与偏见,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重与支持,还交到了几位好朋友。他甚至还捕获了美丽干练的空姐的芳心,也是借助于他们的帮助与成全,他才最终能够踏进美国国土了却了自己此行的心愿。
影片表现了美国人对于平等,自由,以及梦想的追求与尊重。
影片也有着写实的一面。虽然主人公实现了最初来美的愿望,但处处刁难他的机场主管并没有受到恶人该有的恶报。以及,他和那位空姐的感情,也并没有一个观众期望的美好结局。
影片结尾,我打开弹幕看评论,才知道这是斯皮尔伯格的作品。
难怪,豆瓣评分9.0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