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回顾:选择
(无)选择
陈海贤老师的专栏是《自我发展心理学》,所以我一开始想的,我和这门课的关系是,我想了解自己的发展过程,从而能更好的应对其他的一些事情。更深一层,我以后能够明白他人的一些行为做法,毕竟他人对于自己来说不还是自我嘛,道理不都是相通的。
向心理咨询师咨询的朋友,我相信心里是有东西被困惑的,所以才会向专业人士请教或求助。他们很想改变自己的现状,痛苦的是改变的方向都没有得选。没有得选才会被困住,似乎真是这么回事,但是,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又是他一个一个的选择所导致的呀。
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
我们首先要认清一个客观事实,当你告诉自己你不行的时候,你已经做了选择;当你待在一个只能满足温饱,没什么前途的公司时,你已经做了选择;当你用拖延躲避工作压力时,你同样做了选择。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你为自己不改变所找的所有借口,像是没钱、没时间、太麻烦、没必要……它们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那也是你的选择。
在了解了选择的真实情况,再看我们的做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这件事情的感受,或许可以称之为幸福,但是,我们又是如何的远离了心中所想的事物,一步退,步步退,最后退无可退,被困住了呢?陈老师给出了答案,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你误认为只有你的选项足够理想,这才算有选择。如果你的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假如你希望自己当一个画家,想着在一个万里无云的日子里出去写生,正好这段时间细雨绵绵,所以你就心安理得的不外出画画。因为下雨了,我没办法,所以我就不出去画画,这就是你的选择。要知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想成就一件事,要花多少心血呀。绵绵细雨的景象,也是别有一番诗意。
选择是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我们头脑中的理想。我们选择的,也不是未来的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第二个原因是表面上,我们都希望自己有更多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却经常在逃避选择。选择了,就必然要有所行动,有所负责。当我们说自己没有选择时,我们是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我们可以借此把责任推卸给假想中的施害者,无论这个施害者是环境还是他人。这样,我们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了。我们被困住,不是一天就能被困住的,水滴石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是一步一步的被困住,每一个选择,自己都要为之负责的,而不是随意对待,应付了事。有了这一个心态,就不敢敷衍了事的去选择,不去逃避,去面对,该怎么做,行动就好,自己为自己负责。
一个成绩不好的同学,不是一天就如此,也不是别人说他不好就不好。是一直以来的基础不扎实,自己觉得没有得选,自暴自弃,他要为自己负责。
改变需要勇气
既已陷入困扰,想要走出来,就得打破这个僵局困局。陈老师在心理咨询里,始终在帮助来访者承担起自己对改变的责任,帮助他们看清自己做出的选择。困局是自己的选择然后一步步走进去的,所以,打破困局需要改变选择。改变是需要勇气的,愿意改变,意味着你愿意和之前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去做斗争,而迈出这一步,真的需要巨大的勇气。
改变需要自省
有了勇气,是不是就一定能走出来呢?这还不够,就像学习,仅仅是努力,是进步不了的,还需讲究方法,二者兼备,才能提高成绩。改变,重新选择,除了勇气,打破困局,还离不开自省。只有不断地审视自我,才能触发改变。在自省当中,不断的看清自己,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为自己负责的选择。
总结
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你为自己不改变所找的所有借口,像是没钱、没时间、太麻烦、没必要……它们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那也是你的选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