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不加矫饰的美与真,最动人(3/8)



      读完边城,仿佛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沈先生的文字天然质朴、流畅灵动,笔端饱含尊重与真情。“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边城中人们朴素纯真的灵魂、平静中汩汩流淌的真与善,是沈从文先生描绘展现的乡土牧歌,是那个特殊时代乃至其后的今日依旧弥足珍贵的,更是须被认识到的“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

      阴雨微醺的天气里,我常想起边城里的种种意境,雨伞之下,是一颗被边城打动的湿漉漉的心。湘西边境的茶峒小山城,是自然美的化身。溪流与山路如弓背与弓弦,游鱼在清澈的水中来去······山水宛转,鱼儿“空游”,不由让人联想《小石潭记》中种种幽美情境。处处有奇迹可以发现,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不使人神往倾心。这样世外桃源一般的环境,养育的人民也别具特色。“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近水之处,桃杏花里有人家,沽酒晒衣,生活安乐。色彩调和,万物各得其所。锯木劈柴堆宝塔的强壮男人,日光下谈话做事的勤劳妇人,都在“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安静生活。边城人民最可贵的品质,往往也藏在他们的俗语里。“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他们崇尚助人,不计得失,并将此作为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平缓深远的感情,自由自在地在这里生长、发展、流注。山水养人,大家都朴实坦率,人情味自然浓烈,故事也如烧酒酽冽、醇且香。

      边城里的人物都像未经雕琢的璞玉,有着纯粹洁净的赤子之心。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老渡夫、翠翠和傩送兄弟身上。老渡夫拥有很多身份,做渡夫时,他拒绝船客额外的馈赠:“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作为顾客,他不肯占热情的屠户半点便宜;作为老友,他不辞辛苦践约守诺;作为长辈他谆谆告诫小伙子“好好的干,莫辜负日头。”作为祖父,他对翠翠倾注了全部的爱······不奢求富贵荣华顿顿珍馐,只过自己的安心日子照料自己关心的人,老渡夫的欲望那么简单实在。他堂堂正正为人,“稳稳当当的活到这块地面,又正经,又大方。”翠翠是碧溪养出的干净女儿,是小城里孕育的精灵。她懂事乖巧也羞涩懵懂,拥有着明媚清丽不掺杂质的双眼,剔透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乖巧活泼的她会敏捷的替祖父分担工作,在玩耍时她会学牛羊叫、戴花扮作新娘子。她也有静坐发呆的时刻:“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桃花色的红云烘托着少女情思,“美丽而令人忧愁”的境界在“薄薄的凄凉”之中达到了。世间多数苦痛还未蔓延至此,而少女的柔软情愫早已怀纳在心房。这样干净可爱的女孩子,无怪让傩送兄弟俩一眼难忘,要渡船、弃碾坊。傩送兄弟二人成长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他们有一位公正无私、高年硕德的父亲以身作则常年教育,“弄得两个人皆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依势凌人。”天保个性豪爽开朗,为翠翠打过火把,爱上翠翠后勇敢向老渡夫直言,希望和翠翠走在一起;傩送个性内敛诚恳、责任感强,敢于追求自己所爱。面对与哥哥同时倾心于一人的情况,他不退缩也不强争,而是选择了和睦的方式来应对,避免了兄弟阋墙。天保大度放手成全傩送,傩送愧疚于天保之死而远走他乡······种种情节,不仅体现着他们的手足之情,更突出了两人形象共同之处:天保与傩送,都是边城里率真磊落、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祖父对翠翠的爱也令我深深感动。陷入爱恋的边城男女,感情真挚甚至于有些“痴”,“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女儿的悲剧已经发生,祖父不愿它降临到翠翠身上,于是辗转奔走于翠翠的婚事,担忧她无人照料,希望为她觅得良缘,也充分考虑翠翠的心意,不会强求,永远把翠翠放在第一位。只可惜天意弄人,阴差阳错间接造成天保殒命,两家的关系再也回不去,翠翠的终身大事也无法完满。雷雨夜带走了祖父的生机,他没能同往常一样醒来,呼唤他最牵挂的翠翠。伏在棺材上痛哭的女孩,告别与祖父相依为命的时光,又去奔赴下一场漫长的等待。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平淡中有戏剧起伏。欢喜与愁思、悲伤与安慰,都是一同到来的。渡船的老人前往生命彼岸,终将离开他最不舍的孩子,生者也终会带着无尽牵绊,继续走向自己的未来。

      读完再重温,我依然惊艳于一两次眼神与话语的碰撞便可预订终生的爱情。茶峒的一方水土上长养的人儿,男子顶天立地山般宽广,女子温婉含羞水般柔情。情如酒烈,浪漫至死不渝。竹篁里唱了一夜歌的少年,将自己的爱意送进远山低涧外少女的梦中。她的梦里有悬崖半山腰的虎耳草,灵魂轻轻浮起的朦胧旖丽。

      天保溺亡,傩送出走,祖父逝世,翠翠痴痴等候,坍圮的白塔已修好,而为翠翠在月下彻夜歌唱,让她在梦里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心上人,还不曾回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里的一切充满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那朴实无华的文字情深意长,却令人悲从中来,感叹着缘分微妙、世事无常。

      但让我觉得可慰藉的是,翠翠的命运虽与母亲有某种程度上的悲剧性重合,但边城的山水人情是以“宠溺”的方式滋养着她的,翠翠的未来也许并不举目无光,马兵仿佛她另一位祖父,无微不至陪伴她,悉心照料她,顺顺家也已认可她做儿媳,而傩送归家虽然是悬念但终归有盼。尾段所藏的不确定性,也同样是一种幸福的期待。在淡淡哀愁和悲的基调中,沈老执椽笔贴心的补上希望,将遗憾悄然转化成生命艺术的留白。

      每读边城,我的脑海中便分外宁静。于熙熙攘攘的世间,寻一方纯粹并将它悉心展现,是多么不易。我反复流连,沉溺于此书的魅力——是边城熨暖了人心,也是文学熨暖了边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他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
    飞岩文轩阅读 4,064评论 0 3
  • 十一 有人带了礼物到碧溪岨,掌水码头的顺顺,当真请了媒人为儿子向渡船的攀亲戚起来了。老船夫慌慌张张把这个人渡过溪口...
    敏而好学w阅读 7,136评论 0 0
  • 也许大家都去过湖南,去过长沙,也去过凤凰古城,但是,“茶峒”这个地方估计就没有去过了,它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如...
    初玉er阅读 4,388评论 0 2
  • 一、阅读与点评——词句赏析 1.走到卖肉案桌边去,他想买肉,人家却照例不愿接钱。屠户若不接钱,他却宁可到另外一家去...
    雅八书摊阅读 7,903评论 0 16
  • 夜览几年前所摄边城(茶洞)图片,心中荡起一池涟漪,禁不住再次将大师沈从文八十八年前的《边城》细读一遍。 此文此景,...
    文墨粒子阅读 3,928评论 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