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之中,遍藏精灵。
这些大自然千万年甚至亿万年演化出来的植物、动物甚至矿物,五一不是精灵。
这些精灵,有的看得见、遇得到,有的凭人类的眼睛看不到,只能是感知到。
周末徒步深山,于满目秋色中遇见一些果实,只有一种得出名字,那就是红红火火挂满枝头的火棘。我们这里称为“木瓜子”。过去一直不理解,我们的先辈为什么不把这不分海拔高低,无论土地肥瘦,见土就生根,见阳光就灿烂的红精灵叫做“火棘”而叫做“木瓜子”呢?
去年,跟几个朋友参观了一片木瓜基地,发现那木瓜的树干、树叶和横刺还真和眼前的“木瓜子”树差不多。也许,先辈们对木瓜的认识早于他们迁徙到武陵山区后所看到的“火棘”,就把这树干树冠明显小于“木瓜”树的植物命名为“木瓜子”了。再多思考一下,或许,我们口耳相传的“木瓜子”的名字应该叫“木瓜籽”或者“木瓜仔”更贴切。
没有发明文字的土家族先民,要想准确表达一个事物也是相当困难的。
这绿色的藤本植物结出的绿色的方形水果,叫什么?是什么?为什么?
这浅紫色的果实密密匝匝的挤满了整个树枝。
深蓝。
黑珍珠般的果实长在貌似鸢尾兰的叶片中间,难道是鸢尾兰?由于是深秋时节,我看不明白。
这就是长在河谷里的火棘。哪怕山洪爆发,洪水泡天,似乎也奈它不何。水冲不动它,拔不走它,即使山洪压顶,只要一息尚存,它便见缝插针的长大。
这个红红的像草莓的刺果可以吃,但是不知名。
火棘,夏天开小白花,秋冬结成红果。偶尔看到的也有结出黄色小果子的。
平常年份,火棘只是秋天里的一道风景。如遇灾荒年份,火棘结出的小红果则成为人们难得的救命粮。
所以,我相信,植物界也是功不唐捐的。每一个精灵都有它繁衍的道理,每一个果实,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图片竖秋拍摄于恩施市白果乡两河口村的深山老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