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你,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
又一年高考的热潮落下帷幕,这时候大概正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时候。
前几天和家有考生的朋友聊天,朋友诉苦说正在为填写志愿发愁,以前只顾盯着孩子埋头学习,想着考一个好分数,就万事大吉了。现在考试顺利,分数也挺理想,但是没想到选学校选专业又成了令人头疼的大事。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一件件大事摆在我们眼前,每一次选择,都成为了人生路上的风向标,决定着之后的人生旅程。
这也让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我那懵懂的时候。
我出生于一个80年代普通农村家庭,父母都是中学文化水平的农民,这在当时村里,也已经算得上是文化人了。父母当时对我的期望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找一份稳定可靠的工作(最好是那种国家保证给饭碗的工作)。在他们能想到的范围内,大概老师和医生这2个行业是最好最理想的职业了(不幸的是,我对这两个唯一有概念的职业却完全抵触)。高中是在县城的一所重点中学,我应该算是所谓的乖学生吧,努力上进,遵守记录,不惹事生非,按部就班地认真念书。我遇到的第一个小坎,是高二下学期的文理分科。在当时的小县城,条件非常有限,书本知识的学习几乎就是学习的全部,兴趣爱好的拓展学习很少,更不用说社会职业的教育,不管是在学校或家庭里都几乎没有接触。对于文科和理科的理解,仅仅凭借着十几岁的人生经验,实在也只能有些形象上的认知,比如认为文科就是文字工作者,而理科大概就是搞科研工作的吧。因为我的文理科成绩相差不大,在百思不得要领之后,最终跟着当时的大众趋势(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以及老师的建议(理科比较容易录取),稀里糊涂地进入了理科班。
文理分科之后倒也平静,转眼就迎来高考,发挥平稳,分数正常。然而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却傻眼了。记忆中学校给我们发了一本招生手册,里面有各招生大学的专业目录,让回家考虑,几天之后上交填报好的志愿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回到家,一家人对着一本书,看着陌生的专业名称,完全毫无头绪。亲朋好友和老师处也没有得到什么有效的建议,除了迷茫还是迷茫。对着志愿卡,感觉比学习考试难多了。最后完全凭着对专业的想象做了选择(现在想想,当时的做法与其说是在做选择,还不如说是在碰运气)。记得刚开始选了一个西南和东北的学校,老师问为什么要选离家这么远的学校呢?于是又重新改过。我最终录取到上海一所大学,一个工科工程类专业。想起当时收到录取通知书,看着未来的专业,或许是太过陌生和遥远了,竟然完全没有惊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