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如果可以选择背景音乐,那么我想我的选择会是DavidGarrett演奏的《Viva La Vida》。这是一首具有优美旋律和较强节奏感的曲子,小提琴悠扬婉转的同时也具有力量感,总体来讲,带给人一种干净利落和层层递进的触动,一如“从优秀到卓越”的向上升华。一曲《Viva La Vida》,与大家共赏~
前段时间读了吉姆•柯林斯先生创作的《从优秀到卓越》,发现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学习从优秀到卓越的路径,同时,还有得出这条路径的方法,即从选题到完成研究的一套方法论。总体来讲,留给我的印象是,一家公司要从优秀到卓越,一定是一群合适的人凝聚在一起,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发出合适的行为。借用《请给我结果》的理念,接着就是,合适的行为创造组织所需要的结果,从而助力企业在市场中披荆斩棘、开创新篇章。
书里面讲了一只狗的故事,这只狗是一只“不叫的狗”,讲到福尔摩斯在《银色马》中的表现,他通过“一只狗出现在午夜的奇怪事件”这一条线索破了一个案。而在本书中,作者讲到,他也是借用这个思维筛选出了揭示从优秀到卓越的内在机制的最好线索。所以对我的启发是,对事物要熟悉了解全面,然后通过自己的眼界、思维、还有洞悉事物的角度来找到做好一件事或者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案。这个不是“叫的狗”,不是谁都能够看到的,即便是都看见了,但是能不能引起重视、进入思考的范畴,也未可知。所以,注意到并且发挥好“不叫的狗”的作用、充分实现它存在的价值,也许,这就是竞争优势。这只“不叫的狗”让我还想到,差异化竞争这个概念。差异化竞争讲的是市场竞争中,不要一味跟随竞争对手,而要和市场中的同类商品或者商品营销策略做出差异化,在差异化出发去突围。这样即避免恶性竞争,也能吸引培养自己的专属客户群,总体来讲,是有益于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特别是现在消费需求多样化的情形下,也更加要求品牌商多创新。
书中还有一个思想对我的思维启发也比较大的,是关于“与什么相比”,这是作者在选取对照公司时所考虑的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打算研究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金牌得主获奖的因素,那么就不会是他们有教练,因为没获奖的选手同样有教练。所以他说,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找出其中相区别的根本的原因。所以,给我的启发是,遇到事情要先多观察,要找到最根本的所在,然后做出相应的行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作分析的时候,如果要比较两个东西,还要首先明确去比较的这两个维度到底有没有可比性,这是很重要的。
好了,关于从优秀到卓越和书中提到的“不叫的狗”和“与什么相比”,今天就简单分享到这里。
祝愿大家常年有好书,时常有感悟,能悟有所用,且用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