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小到大,身边人都给我们传播这么一个思想——多个朋友多条路。
在很多人眼中,朋友多了,未来发展的道路才会多,而朋友少了,那这个人绝对不合群,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像这种论调,到底正不正常呢?到底是不是绝对的真理呢?
我想,这世上的一切,都不是绝对的。这世间的真朋友太少了,虚伪的过客太多了,别人连真心待你都做不到,又怎么可能帮助你发展呢?
就拿同学来说,对于早已分散多年的他们,我们有什么感觉呢?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要跟同学搞好关系,未来可能会得到他们的助力。可实际上,搞不搞好关系,问题也不大,因为你我终究要各走各路。
对于多年未见的老同学,有些人选择热情似火,而有些人选择沉默,也有些人选择视而不见。前者,占了少数。而后者,竟然占了多数。
热情似火好理解,可为什么多数人都选择对老同学视而不见呢?
要知道,不喜欢参加同学聚会,也不喜欢跟过客打交道的人,往往是这几类人。
02
不喜欢参加同学聚会的人,大多讨厌凑热闹。
人性,是这世间最为矛盾的东西。它当中存在着惰怠的特性,也存在着看热闹的冲动,这就容易让人产生选择困难症。
在参与同学聚会之前,有些人觉得,还是凑一凑热闹比较好,反正同学之间也多年未见了,去见一见又有何不可呢?
而有些人觉得,反正都成为陌生人了,见与不见,又有什么所谓呢?还是不见算了,难得放假,自己在家看看书,刷刷手机更高兴。
现代人,越来越不喜欢凑热闹,而是偏向于冷情的个人生活。我想,这跟当代的生活模式有关。
当代的生活模式,太急躁了,节奏太快了,让人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这个时候,就肯定有人希望过上“平静”的生活,不希望招惹太多的麻烦。
跟老同学打交道,太麻烦了。既然如此,还不如置身事外比较好。
03
不喜欢参加同学聚会的人,大多喜欢独处。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低质量的合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跟别人合群,不见得就是好事。而自我独处,不见得就是坏事。人们讲究的,永远都不是合不合群,而是这样的生活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有的人天生就喜欢社交,本就爱折腾,那他们去参加不同的聚会,结交不同的人,往往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而有些人天生就不喜欢社交,性格比较内敛,也喜欢清静,那他们选择做个独处的人,不参与到同学聚会当中,不也是属于他们最好的选择吗?
现代人,其实最容易被某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所束缚,要么觉得合群就一定好,要么觉得合群就一定不好。其实,没必要这么极端。
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不符合自己的,那我们就没必要逼自己去做了。
但还是要说,独处的人,就未必过得比合群的人差。要知道,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也是一种恬淡的生活模式。
04
不喜欢参加同学聚会的人,大多存在“厌恶”的心理。
曾见到过这么一些人,性情特别开朗,人也特别容易合群,可他们就是讨厌同学聚会,就算别人邀请他,他都不去参加。
像这样的人,要么有着不好的校园经历,要么对这些陌生的同学不感兴趣,产生了极度“厌恶”的心理。
同行的老张,是职场里面的社交高手,可他就是不参加同学聚会。因为他知道,在以往的学生生涯当中,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不好,欺负过自己,所以他一直记恨到今天。
身边的朋友都劝他,不就是以前欺负过你嘛,现在都过去二十几年了,为什么还是放不下呢?
老张说了这么一句话:“有些伤痛,永远都铭刻在内心当中,是无法抹平的。”
一个人,之所以不喜欢参加同学聚会,不是因为不合群,而是因为他的心,已然无法接受这群人了,很决绝。
05
不喜欢参加同学聚会的人,大多讨厌招惹是非。
有道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有些是非,之所以层出不穷,就是因为我们开口的次数太多了,从而滋生了矛盾。有些烦恼,本不该发生,可就是因为我们喜欢强出头,那它就出现了。
人在江湖,只要人与人之间有所接触,存在一定的联系,那他们绝对会产生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人性冲突。
既然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结果,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自讨苦吃”呢?
不参加同学聚会,就是为了把以往年轻时的美好记忆,一直留存在心底,而不希望沾染上任何的矛盾和冲突。
更何况,如今的工作压力那么重,生活的问题那么多,那我们就没必要主动制造更多的麻烦给自己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