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的孩子上了小学,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问题一个接一个,我一度被家庭中不同教育观念发生矛盾而产生的难题所困扰,也一度踏进“什么都为了孩子”的生存误区。
我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不逛街、不购物、不去美容,一门心思围着工作和孩子转。生活节奏紧张,又缺乏自我,导致我在那段时间里情绪失常,很容易焦虑。
那段时间,网络上一度热议一个案例——陪做作业妈妈气到做心脏搭桥手术,而我恰好也感到身体不适,这让我意识到,我的状态不对,不能再这么下去。于是,我仔细考虑了几个问题,最终决定放慢节奏,重新开始为自己而活。
这几个问题如下:
我想从孩子身上得到什么?
如果采用放松一点儿的做法,我是否能产生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
我真正想到的是什么?
我想活成什么样?
苏兹•卢拉结合自身和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做妈妈的理论,指引妈妈们将自己塑造成精神富足,令我耳目一新,其中有三个关键词:滋养、关怀、蓬勃,令人印象深刻,深深打动了我。
做妈妈并不是一件易事:要从无到有,孕育一个孩子;要从小到大,养育一个孩子;从无知到明理,教育一个孩子。
由于无法预计在孕育和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妈妈们的付出是不可估量和衡量的。
而当妈妈们的付出,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或者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不小心让孩子受到伤害,妈妈们常常会陷入内疚的情绪,责备自己没能好好照顾孩子,过多关注外界的眼光,而忽略自己的感受。
母亲进化道路上总有难题,如何克服?如何让自己成为内心丰盛、坚强独立的好妈妈?
苏兹•卢拉在《母亲进化论》中总结实际经验,给出了实用的参考案例,为妈妈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值得借鉴的工具。
将母亲从内疚、自责、自我牺牲等不恰当的情绪和状态中解放出来,是本书的初衷,也是母亲实现自我进化的开端。然而,这重要的一步也是最难迈出的一步,这意味着我们要改变思想,从根本上改变行为习惯。
因此,苏兹•卢拉在本书开头所说的“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个群体特别需要精神上的滋养,极度渴望自我关怀,那就是母亲。”
衷心希望所有在教养孩子的道路上彷徨的妈妈们能抽空看看这本书,将自己从不良的循环中解脱出来,找到自己的成功进化之路。
作者
一枚爱阅读、爱生活、爱分享的二宝妈。欢迎大家留言,交流读书心得以及育儿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