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人性,动物有动物性。读懂人就要懂人性,懂了人性才能很好处理关系。和动物打交道得懂动物的性情,才能掌握它的规律,也才能控制它。
生命的角逐在那里都一样,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战斗,就有生存的考验。你死我活的斗争一直都是自然规律。
兔子弱小,却跑得快又聪明。鹰会飞又庞大,是捉兔子的高手。
虽然鹰凶,可轻易捉不住兔子。兔子只要待在柴棵下,鹰就没治。这就像猫捉老鼠,猫再厉害,只要老鼠躲在洞里面,一些物体的下面,猫就无法。但是猫会守。这时候比的就是双方的心理素质和技巧。看谁先熬不住,谁的心理开始松懈。
鹰也一样,兔子待在柴棵下面。鹰就只有在外面守。而兔子可以放心在下面睡大觉。到了晚上,鹰的眼神不好了,兔子就跑了。
老顺的鹰捉兔子,很多时候都是人帮忙,用声音吼、吓,这样就把兔子从里面吓出来了,只要一出来,兔子就只有乖乖被抓。在这种情况下,人也是掌握了动物的弱点。
兔子的弱点也是人的弱点。在逆境和危险时刻,人的心里素质就差,容易惊慌,自乱阵脚。这就和打仗一样,人心散了,身体再强也没战斗力了。
在困境中,一遇到困难就要死不活,哭天喊地,自己把自己心打垮了,小困难也变成了大困难。只要你越慌也就越乱,越乱心越散了,然后就真的垮了。
有一天,老顺看见几只鹰在柴棵外面守两只兔子。一只土黄色,很大,显然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知道鹰的无奈,便索性卧在那里,闭了眼睛,睡着似的。忽而,动动耳朵。另外一只灰兔却睁圆了眼睛,不安地转动脑袋,望望身边,望望天空,如临大敌。
灰兔心里已经惊恐万分,没有主见了。这时候,外面的敌人剩过了内心的敌人。而黄兔却还在享受安宁,正定从容。就算结果同样是死,黄兔也比灰兔多了一段时间的惬意。
老顺为了帮助鹰捉到兔子,便开始在柴棵面前吼。想用吼声把兔子吓出来。这也是兔子的致命弱点。
黄兔忽然站起来,焦灼地叫了几声。它已经明白人的吼声意味着什么。这时候危险逼近,生死就是一线之间。
那只灰兔后缩着,一直缩到柴棵根部下面。对它来说,渐渐逼近的威胁比死亡更可怕。死亡只是一瞬间的痛苦。近逼的威胁却像钝锯条一样锯着它脆弱的神经。它的眼里充满恐怖,极像被歹徒围困的弱小女子。
鹰一见这种症状,开始进攻前的热身运动。鹰一看到兔子眼里的恐怖,身体的发抖和畏缩,就能判断出兔子心里开始发慌。从这里可以看出,心里的恐怖直接能从外表上看出来。而对手就是通过这样变相的观察,对方的内心活动。而恐怖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小动物的缺口。只要你心里一恐怖,对方就知道你心里的斗志已经完了。这时候就是进攻的最佳时机。
黄色的大兔反而渐渐安祥了。它甚至都不望逼近的人。除了耳朵忽前忽后地探听外,它成了一尊泥雕。
老顺又吼一声。灰兔惊恐地腾起身子,望望渐渐逼近的人,又望望同伴。伙伴却是听天由命半死不活的模样。灰兔叫了几声,声音短而厉。它的精神似乎达到了崩溃边缘。
老顺又吼了一声。灰兔突然就从柴棵里面跑了出来。它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内心的折磨,本性告诉它,逃。
灰兔一出,多数的鹰就飞向了灰兔。此时,黄兔像火箭一样射出。老顺带着一只鹰,边吼边追。可是黄兔不但速度很快,动作还矫健灵活。鹰要抓到它时,它忽然收足。鹰反而射出老远。等鹰回转过来,黄兔已经跑出老远,消失了。
反而把鹰和人搞得垂头丧气,像打了败仗的将军和士兵。
高手对局,比的从来都不是身体的大小,而是心里的素质和谋略。
这让我想起很多战场上的事情来。吕布以勇战胜敌人,可是心浮气躁又骄傲。遇到一点事就气急败坏,沉不住气。而刘备无论比武功还是比勇,都比不过他半点。可是,最后刘备却用一句话就让曹操要了他的命。
两只兔子面对危险时的反应,一只成着冷静,毫无畏惧。另外一只,命还在就已经和死了一样了,甚至比死了还痛苦。这种心里恐惧的折磨才是真正的折磨。也是丧命和失败的关键点。
两只兔子最后的命运本来应该一样。但是因为灰兔沉不住气,先跑出来转移了注意力。而黄兔早也看透灰兔的恐惧,知道它会先行一步。于是,它理智冷静地等待结果。最后,灰兔一出来,鹰扑向它时,黄兔马上就逃跑。一招“调虎离山”之计,转移了敌人的注意力。
在对付敌人的过程中,它也看准了敌人的弱点,不慌不乱,给了鹰一个回马枪。
在面对同一个问题和困境时,有人冷静,沉得住气,理智地分析问题,做出抉择。有人不知所措,天踏下来一样,自己先把心给折腾空了。结果,自然是不一样的。
无论是敌人还是困难,它们都是欺软怕硬的,最喜欢欺负弱小的。你若强大,它们也害怕。
经验很重要,但是心里素质更重要。人如此,兔子也如此。
观兔子也如观人。世间的智慧看来是在任何地方都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