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整理下以前的读书短评。
————————————————————————
今天想说的是《我之节烈观》和《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这两篇。
君权、夫权、夫权,是压在古人尤其是古代妇人身上的三座大山。
《我之节烈观》讲的是“夫权”。当时所谓女子不节烈就是世风日下的论调甚嚣尘上,鲁迅就此进行了辩驳。
如果按旧思想,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女性就算不守节,对社会又有什么妨碍?如果按新思想的男女平等,就更不该有节烈或是不节烈之说了。用今天常用的说法,就是又当又立。
“节烈”,就好似女性无形的裹脚布,是迎合或顺从已经做了丈夫或是将要做丈夫的人的喜好而来的产物。
再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在中国传统思想里,性是不洁的,生育是大功,作者把有这种思想的人比作了“偷了钱发迹的财主”。
鲁迅在驳斥这种旧思想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孝,而是认为孝顺应该出于“爱”,而不是“恩”。
最后化用一下鲁迅在这两篇文里的观点吧。希望世界上人人都能有正当的幸福,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不再是等级,而是爱。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