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郑桂华教授《略谈指向语文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内涵是“通过学科学习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有什么具体特征?它与我们熟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怎样的关系?指向关键能力培养的语文学科教学应该如何开展?认真研读郑教授的这篇文章,心中的困惑都迎刃而解了。
郑教授指出,关键能力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一个人某一方面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又是在实践中才可能表现出来的知识、素养、意识的集合。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自主学习与建构的能力、对不同特质文本的阅读能力、在具体情境下的沟通能力、独立负责的思辨能力等。
如何来培养学生语文关键能力呢?郑教授指出,“培养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主要策略是:由基本技能教学向促进关键能力建构转化,通过系列学习活动促成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并注意与其他学科共享资源,实现关键能力的共生。”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实践来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一、改变教学方式,建构关键能力
基于关键能力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现象,还要采用适当语言实践活动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梳理、发现语言现象中的语言运用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语言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和方式。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重视知识的积累,总是将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阅读各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表达上面,缺乏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不少老师在教学文言文过程中,习惯于带着学生逐字逐句去理解,一篇长一点的文言文,几乎要花三四节课去学习,课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按说如此费功费时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习得阅读文言文的关键能力,事实上学生拿到一篇课外的文言文时,依然不知道如何去正确解读。由此可见只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根本不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
郑教授认为“要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同时又要有整体意识,用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和持续的引领,帮助学生联通知识技能与言语经验的关系,促成其关键能力的建构。”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致力于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语文活动,积淀关键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习惯于“满堂灌”“满堂问”。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现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必须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系列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现,帮助他们积淀关键能力。
最近两年,笔者的课题研究方向就是如何提升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在研究的过程中阅读余映潮、黄厚江、沈庆九、丁卫军等名家大师的著作,发现他们的课堂精彩纷呈的一个原因,就是善于组织创造性的语文活动。余映潮老师课堂的突出的一个美点就是“活动充分,积累丰富。”如余老师的《散步》一文教学设计中就包含了“初读浅说”“再读品情”“深读赏景”“美读析意”等活动环节,引领学生从内容到情感层层推进,从语言到立意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阅读活动中习得知识,形成能力。
除了课堂上借助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之外,还可以把活动延伸到课外,设计持续时间较长的学习活动,成立各种兴趣小组,举办演讲、朗诵、写作竞赛、读书交流会等活动,适当运用竞技、游戏、奖励等元素有助于维持活动的热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达成关键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打通学科界线,共生关键能力
各学科的学习是相通的。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时,也会不自然的提升语文学科的能力,比如:政治、历史课里的思辨能力,生物、地理里的演绎、归纳能力等。之前笔者教学中,常常习惯于闭关自守,很少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后来在一位领导的建议下,有机会就去听听其他学科老师的课,感觉从中受到了不少启发。
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培养,完全应该广泛利用其他学科的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经历甚至学习时间。不同学科携起手来,促进关键能力的共育共生。这要求教师在做教学设计之前,应该主动了解其他学科中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并有意识地把它们引到思维训练甚至整个语文学科学习中,这样,既减少了学生必须在一门课中学习逻辑知识的负担,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