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管科学领域,还是在面对生活,我们都习惯用通过某些方式,弄清楚因果关系,对一件事情有一个理解,但在算法与大数据的时代,我们不需要理解因果关系了,只需要运用了算法和大数据发现其中变量的相关性就够了,所以我们渐渐地放弃了“理解理论”。在这样的时代,那我们的人文学科将何去何从?难道我们对事情的理解,我们的感受、经验、直觉对决策起不到重要的作用了吗?作者:克里斯汀·麦兹伯格提出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意会
什么意会,意会就是对人与人之间有意义的区别,具备一种敏感度。所谓“有意义的区别”是指不能被数字描述的东西,所以意会就是要在客观的量化数据之外,获取更丰富的知识,特别是主观的知识。可以知道,意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了解“人”,这里的“人”是人相关的人任何事情。我们想要正确地分析个“人”,我们不仅仅通过数据、算法量化相关性,我们也必须“理解”他所处的文化和环境。比如有调查发现,43%的II型糖尿病患者 没有按时吃饭。在不按时服药的病人中,有84%的人,是因为忘记了服药。那我们能不能用一种方法提醒病人吃药呢?这时,需要不是什么基于经验的算法,而是我们要“理解”这些病人。理解病人找到解决方法,这就是意会的作用。
刚刚讲到“人”不能简单地分析,每一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一个“世界”,如果你脱离这个“世界”,单独把这个人拿出去,抽象地谈论这个人,是无法行动,比如说你要通过分析一个人的性格,单独把他的行为拿出来作分析,这显然是片面的,我们还需要考虑ta产生行为的处境、ta的文化和环境。所以作者强调你考虑一样东西,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在的环境,不把单独把这个东西单独拿出来分析。作者进一步说:人脑处理信息,一般不是处理抽象的信息,而是把很多信息全部考虑。其实这就是一种全局思维。
在全局思维的维度,作者提出一个有关“专家”的理论:从入门到精通到无为,把专家分成了五个阶段:
(1)新手:记住抽象规则,按照规则行事;
哈,这仿佛就是刚工作的我们,我们懂得一些工作规则、方法论,我们按规则办事,达到的成绩也就在上司的预期之内。其实这里的抽象规则不仅仅指我们工作准则,我的理解是一切抽象出来的知识;比如:我们大学所学的课程,很多理论都是控制变量下得出来的,一但实践,就要面对现实很多我们之前没有考虑的情况。这也许是人们为什么读书没用的原因之一吧。我们是不是只是知道,而不是理解知识呢。
(2)先进的初学者:不但能按规则行事,而且能够根据以往的经验,面对不同的局面能采取不同的行为,有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
我勉强算这个阶段吧,我理解的经验是对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经验的积累是一个不断碰壁的过程,怎么积累经验这个话题比较大, 能力不足,不展开讲了;
(3)胜任:能够分出优先级处理事情;
一般事情优先级的判断是用两个维度:重要性和紧急性,我们每天都会做很多工作,而且有调查表明:一天只有40%的工作时间是对公司有意义的。分优先级地安排工作,不管是公司还是对自己的成长、未来,都显得很重要的。这里,可以延伸出一些人们常说的对时间、目标、情绪管理,目前最新的管理理念是对人的管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下。
(4)精通:能够把所有的信息当做一个整体,考虑问题,很少理性地使用固定的规则,ta已经不再区分经验和规则,而从整体出发,全盘考虑;
(5)专家:也就是无为,完全不受理性的束缚,ta 的判断和反应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哪怕面对全新的情况,也能无意识地把这个情况和以前的经验联系在一起,自动处理;
这种无为的状态,我在高中面对数学的时候,我有幸体验过,那时候,面对数学题,解题思路、方法、答案是无意识地浮现在脑海中,感觉就爽,但可怜地是,我一直活在舒适区。现在的话,基本没有无为的领域啦,当然我也在某些领域努力着。从入门到无为,这个过程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思考,共勉。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当你接近高手的水平,你才知道高手你那么那么低高不可攀。
讲到这里,我们已经达到一定的思考深度,为了更好地理解新手和专家,你必须对“知识”有个深度的认识,哲学者一般把知识分为四种:
(1)客观知识:客观存在,与视角无关。
像课程讲的那些理论、地球是不是圆的,光速是多少,这些都客观知识,与人的视角无关,不管是谁,你都要承认客观知识。当然客观知识可以被打破,比如发现更好的理论认知世界,那是新客观知识替代旧知识的过程。其次,你可以耍无赖,不承认这些,不过这是你理解的世界,而不是客观的世界。
(2)主观知识:个人的各种感受。
比如失恋是痛苦的,恋爱是幸福的,这些会因为人的视角有不同而有所不同,哈哈,就像我觉得孤独就是一种自由。
(3)共享知识:一群人共享的主观知识。
比如说,文化和公共情绪、习俗等,大到可以是“日本人害怕给别人麻烦、德国人恐惧通货膨胀、中国人反感某些人”,小到可以是“客家人好客、东北人豪爽”等,这些都是某些人共享的主观知识,这些知识是无法量化测量的,但是真实存在,而且还可能根据不同情况变化。
(4)专家知识:专家对所在环境、对各种数据的一种直观感受,一种直觉反应,是大脑对大量信息综合处理之 后的一种反应。
讲了专家的进阶和知识类型,这些与我们所说的意会有什么关系呢?再回顾一遍,意会就是对人与人之间有意义的区别,具备一种敏感度。专家的厉害之处就是善于意会,不仅仅考虑客观知识、数据,还综合考虑了主观感受、社会文化和情绪,以及直觉。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高手的决策,从客观来说,很难想象出为什么要这么做决策,人家可能运用了意会,在恰当的时间,用了恰当的方式,做了恰当的事。书中讲到好多例子,由于我懒,就不阐述啦。
书名中有个词是叫人文科学,学习人文科学的本质是获得自由技艺,而自由技艺能够给我们带来意会的思维工具,作者列出常见的六个意会工具:
1.符号:人们根据各自的背景,赋予符号不同的意义。(符号学的观点)
如果你找到了恰当的符号,能代表某个特定人群想要的意义,你能用符号赢得某些人。比如:网易云音乐的逼格,豆瓣的文艺,贴吧的八卦,知乎的认知,得到的终身学习,这些产品都用了恰当的符号赢得某个群体。这也是我们互联网常说什么产品定位,目标群体等。其实在非互联网领域,这种符号的运用都非常常见,跑车的炫酷,红牛的冒险,玫瑰花的浪漫等。
2.话语理论:一个词,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之内,含义会有所不同。(恩内斯特·拉克劳、尚塔尔·墨菲的观点)
这个话语理论,讲真,没有深刻的体会。像女生常说“我没事”,“我睡了”......,这些是理解层面的,没想到运用层面的例子。
3.社会系统理论:每一个专业的专业人士,看一个什么系统,都爱用一个二分法的眼光去看。(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
简单地说是不同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比如产品团队:产品狗更多思考的是这个有没有用户痛点,有没有这个需求,有必要做吗,与产品定位是否相符等?开发大佬往往在想这个需求可以实现吗?实现起来会有什么难点,有没有更好地实现方法;设计狮考虑的美观、交互等;测试人员关注的是输入与输出,能完整、严谨地测试该功能吗;运营人员想的是用户有什么反应,我怎么把这个功能告诉用户等;老板就站的更高的角度了,有没有收益,符合公司战略否。其他领域,比如说律师看什么东西就是“合法”和“不合法”,记者看的就是“有故事”和“无故事”,男生看女生胸大不大,腿长不长,脸有几分,女生怎么看待,我就不敢揣测了。总之,你想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先理解别人的关注点是什么。
4.台前和台后:每个人都在管理自己在别人的形象,而你在别人的形象,其实是由你在“私下”准备所决定的。(文化人类学家尔文·戈夫曼)
此观点不怎么深刻,我只知道苹果产品在前台(看到见)和后台(看不见)都设计极致。
5.回报理论:人的付出分三种:一种是希望自己付出的少,回报的多;一种是付出与回报平衡;最后一种是单纯付出,不计眼前的回报,以后ta们相信将来也许会有更好的回报(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
强扭的瓜不甜,没有深刻的理解,就不bb了。
6.语言理论:人的语言,其实大部分不在字词之中,不但要听,更好观察。(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听说他特别牛)
我觉得这些意会工具,都是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人”,而且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些工具都是来自符号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这些都是毕业生不好找工作的专业,看似无用的东西,会用,人的差距就出来了。说实话,我对这些工具理解还很浅,自己很水,目前更多地运用于人的沟通合作,不过也别灰心,我们是新手,我们可以记下这个清单,按规则行事,一个一个思考看看,能不能运用上,进阶之路参考前面讲到的“专家”理论。
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讲清楚,专家知识和专家感觉好玄乎,专家为什么能达到无为,靠一个直觉能够做正确的决策,这直觉行为是什么啊?是不是牛逼的作者,这就体现出来,麦兹伯格写到了。这种直觉行为叫“洞见(insight)”:面对一大堆复杂的事物,能够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关键所在。但作者告诫我们要摆正态度,洞见不是你想获得就能获得的,它不是从你身上出来,而是通过你出现,是上帝给你的礼物。大概有这几层意思:好想法不是你拼凑出来的,而给人感觉就是一下子就出来了,好想法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想获得洞见,得先把自己的身心调整至有利于‘接收礼物’的状态:忘掉一切偏见,让大脑处于一个空灵状态。总之洞见还是很玄,我觉得洞见和冥想有点像,都是属于无为的一种状态。有一部书叫“盗火”是专门讲冥想的,有时间就写写关于这边书的读书笔记。
好啦,在作者的“教育”下,对洞察抱有敬意。洞见是不是那么不可求吗,没有方法可寻啊?万幸作者还是给了点希望给我们。作者说,获得洞见的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这一种特殊的推理方式。一般说的推理方式有三种: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溯因推理(从低级到高级)。溯因推理就是一个创造性思维,溯因推理的定义是:开始于事实的结合并推导出它们最适合的解释的推荐过程。重磅!作者总结了历史上的名人溯因推理的过程,分为四步:
(1)收集大量的数据;
这里的数据不仅仅是可量化的信息,还包括文化、环境等
(2)从数据中找到规律,发现“模式”;
数据并不是那么杂乱无章,其实是有种组织或结构。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结构找出来,总结
(3)把模式综合起来,形成理论
(4)获得洞见(这一步得看上帝是否眷顾你)
讲到这里,本书就差不多讲完了,作者最后回答“人到底干什么”这个问题,麦兹伯格说:人是创建意义和释放意义的。算法永远都不会真正“在乎”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人类才会在乎。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行事的能力”这是作者说过的一句话,我目前并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此记下来,等待它颠覆的认知。
稍微再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作为一个AI PM ,作者谈的话题与我挺近,人工智能抄的很热,有很多事物都不无法用因果关系来解释了,我们越来越依赖算法,盲目地追求大数据。在这样的时代,人类的能力越来受到质疑,所幸的是作者用意会这个工具捍卫我们人类的尊严、人类的意义所在。对于我自己:
1.要多给自己思考的时间,没有思考,何来的深刻?
2.从新手到和专家,这是一条比较清楚的路,争取在3年内入门PM呗;
3.对于主观知识,培养自己的移情能力,评估多读小说什么,这一点我做的才行,但是这是间接体验生活;现在生活基本没有,没有体验生活,何来的勇气说自己懂用户呢?希望以后更好地管理自己,给自己一些意外的生活体验;
4.对于共享知识,坑爹,比较可惜初高中没有学好历史,人类的很多行为原因都可以历史发展来解释。短期还没有这方面的学习计划,但是要获得洞察力,你必要理解不同用户的文化、情绪;
5.洞察有方法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多用用这些步骤呗;
6.意会,看起来很简单,用起来难,警惕自己要多维度分析问题;不要只找寻找能肯定自己观点的信息;勇于承认的不知道等
7.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经验主义
好吧,祝自己遇见更喜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