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十三中2天,我听了3节课,批改了2个班的作文,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英语学科方面的事情做了。
但我们实习老师和普通老师一样,什么事情都要做的。9月9日下午,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负责一个班的学生信息录入工作,当时的我在班级听课,错过了消息。当我知道消息时,就快下班了。
9月10日一大早,我把纸质表交给班长,向他说明了要求之后,要求他督促完成,并在下午自习课下交给我。
中午吃过饭,我不放心,下午第一节课前我又去了教室,想看看他们填的怎么样了。教室乱哄哄的,连班长也在玩。我再次向班长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心里想着他能够理解。
回到办公室,和几个同事(我的同学)聊了一会,依然不放心,我担心他们把我的话当做耳边风,唯恐完不成工作。
自习课之前,我又又去教室,这次,我在班上给所有学生说让他们配合班长工作,就离开了。快下课的时候,我再次去班里,心里想,这一定是最后一次了。我要看着他们填完。
说真的,我很尴尬,觉得自己老在楼道上晃悠,经常去找班长,挺不好意思的。但是为了我的工作,我几次三番说服自己前往教室。每一次去之前都是一番强烈的思想挣扎。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出的一个人成为废物的9大特质:
1、犹豫不决;
2、拖延;
3、3分钟热度
4、害怕被拒绝;
5、自我设限;
6、逃避现实;
7、总找借口;
8、恐惧;
9、拒绝学习。
犹豫不决、拖延、害怕被拒绝、恐惧,这不就是现在的我吗?我不能成为废物。
于是我再次进入教室,督促进度。我问学生表格填写得怎么样?有什么困难?有一个学生问我们自己填错了怎么办?会有什么后果?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就惯性地说了句:我不知道。
尴尬再次上演。这样无知的回答显得我很不靠谱,我也觉得自己不靠谱。
拿到了表格,下楼,在办公室里吗,我分享了我的尴尬,请求小陈教我再次遇到学生问“如果错了怎么办”这种类似的问题时,我应该怎么说。
“你就说,你们尽量填写正确的信息,如果错误,我会再次找你改正的。”
对的,学到了,学到了。无论怎么回答,我都不能说我不知道。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说法。
无论怎样,总算初步完成了工作。原来,简单的小事也需要智慧,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它也需要坚持不懈,需要勇气,不能犹豫不决,畏畏缩缩。我很开心,我成长了。我相信,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