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目的#
1、希望当自己遇到不喜欢的沟通方式时,也能较为舒服、有效地沟通下去
2、希望可以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愤怒
#重点记录#
1、采取非暴力沟通方式,能使人“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2、非暴力沟通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观察:应清楚地描述出发生了什么事,并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你没能按时完成作业”是观察,“你很懒”则是评论。
2)感受:应区分感受和想法。“我很沮丧”是感受,“我觉得自己很无能”则是想法。准确表达感受,需要丰富的词汇。
3)需要: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而非他人的言行。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a)责备自己,b)责备他人,c)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d)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你这样做,让我很生气”,说明你认为自己的感受是由他人造成的。“你这样做,我感到生气,因为我需要/希望。。。”则是对自己的感受负责,同时表达了这种感受源于何种需要。
4)请求:提出具体的请求,不要只说不希望他人怎样做,而应该说出希望他人怎样做,并且应具体、明确。应区分请求与命令:当需求没得到满足时,提出需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感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3、用全身心倾听他人,了解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给予反馈。当他人遭遇不幸时,为了能倾听他人,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
4、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1)停下来,2)想想是什么使我们生气,3)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4)表达此时的感受
#读后心得#
1、似乎对第一个目的没有太直接的帮助,然后仔细想了一下,自己“不喜欢”的沟通方式有几种,需要详细地描述出来,这样后续才可能对症下药。
2、关于书里建议的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了解自己的需要,以及表达此时的感受,这两点是平时比较少做到的,接下来可以尝试按照这四个步骤去练习。
3、发现大多数人平时的表达,很容易混淆观察和评论,以及感受和想法,而且总以为自己的感受是他人行为造成的,孰不知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没得到满足。
4、决定每天记录自己当天的一些感受,并以感受为中心,写下感受产生之前所观察到的事实,以及感受是由何种需要而产生的,并想想怎样提出请求,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