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5,根据今天临时排班,我是下午18点这批进病房,一大早周主任把我们今天要进去的8个人喊到餐厅,开了一个简单会议和工作部署。首先还是再次强调全力救治病人与科学做好防护这两点基本要求。其次今天的排班减少了进入病房人员,这就意味着一个病区就一个医生。周主任非常贴心,为了让我们安全到达医院,还专门为我们画了路线图。
昨天第一批进去的战友们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两个病区70张床就全部收满了,有几个特别危重的病人,再加之病历医嘱系统大家还不熟悉,目前还有很多病历没有完善。有一个小分队在门诊四楼专门负责病历整理与传染病上报。因为门诊楼和住院大楼是两栋相距比较远的大楼,并不能使用对讲机实时沟通,唯一的沟通方式就是病房里的一部手机。为了病房和门诊的两班人马更加默契高效的完成工作。周主任要求我们今天进病房的人先要去门诊四楼学习病历和医嘱系统。
此时外面又下起了雨,比昨天还大,夹杂着一阵阵冷风,气温明显低多了。我也多加上了件毛衣。中午11点我们早早吃了午饭,穿好队服,前往门诊大楼。走到一半的路程,已经变成了雨夹雪了。等我们到大医院已经是漫天飞舞的雪。
我们摸索着来到门诊大厅,首先看到的是发热门诊,圆形的门诊大厅里,随处可见穿着各种颜色队服,说些不同方言的医疗队。还有拉着物资的工作人员。坐扶梯上了2楼,就是国家医疗队通道,来自四面八方的医疗队正在排队进入病区。
来到四楼,又是一番景象,每一个门诊房间编码,分区给不同的医疗队,每个座子上都摆放着对讲机和公用手机。一边拿着手机看着前方发来的照片,一边在电脑上敲打着,像战地上的一步一步电台,随时根据前方消息调整战略布局。此刻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听风者》,不见硝烟,但闻风声。现在何尝不是呢,疫情绷张,敌我交错,承载生命与健康的保卫者都上来了。支援武汉,支援湖北,即便我身单力薄,也依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援鄂医疗,我曾三次请战。我在给我们主任请示的微信中这么写到“我主动请战,我曾经的同窗好友们都已经上去了,我还有什么好等待的呢…”
此时外面想起了加油的口号声,我从门口向外侧身看去,一群穿着橘红色队服的医疗队正在集结进病房,后来得知他们是来自天津的援鄂医疗队。很快时间就快12点半了,首先进去接班的两位女医生来自感染科的罗华婷和内分泌科的王越赶忙奔下2楼去接班。
回到酒店已经是两点半,我和来自肿瘤科的邓红彬医生18点进去接班,我们两商量着尽早出发,“走过去20多分钟,排队穿衣服准备大概1个小时,我们最好4点半出发”,本想稍微睡一会,这样晚上才有精力,但怎么也睡不着。还是第一次进去的焦虑吧。此时窗外下起了鹅毛大雪。我太久太久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大雪了。让我想起了北方上学时每到冬天的大雪。
下午四点半,我和邓医生吃了点中午剩的盒饭,起身往医院走去,此时外面的雪越来越大。此处要感谢摄影师同志,为我们留下一张与大雪的合影。一路上我们都在交流进去后可能遇到的情况。他是肿瘤科医生,我是胸外科医生,我们两人都没有怎么接触过传染病的病人,其实算经验不足,我们担心主要还是在防护问题上。
到达2楼,签好名,做了体温检测,领了物资,在门口等着进了通道。穿着橙色队服的队员看着我领着袋子走过来,赶忙上前问,“你们是出来的吗…",“哦,不是,我们也是等着进去的"。“好吧,也不知道里面具体什么情况…"。看来大家都是第一次,都有同样的担心和顾虑。
我们从通道进去里面都是来自天津医疗队的队员,都已经包的严严实实,在做后的整理。我们脱下衣服,换洗手衣、戴帽子、戴N95、穿隔离衣、戴手套、戴脚套、戴护目镜…仅仅穿防护服这一项就用去约一个小时。后面来自哈尔滨医疗队的队员感叹到,“…光穿完全套防护服,体力就消耗了一大半,后面怎么办!”
外面飘着大雪,气温零下3摄氏度,更衣间没有暖气,湿冷刺骨,我为了防寒里面还专门穿了一件短袖,我还提醒邓医生里边要不要多加一件,这时一位满头大汗疲惫不堪,瘫坐在椅子上的队员立马说,“兄弟,听我的,里面什么都不要穿,进去以后非常热…”。我说“谢谢,里面到底怎么样啊?”,“我觉得四个小时就是极限,反正我不行了…” 他有气无力的回答道。
一起同行来的邓红彬医生问我穿尿不湿了吗?他怕在里面6-7个小时,万一有个急需还是果断的穿了尿不湿。我没穿,平时手术台上的锻炼就比较多,一般的胸心外科手术都4小时左右,大血管手术8-9个小时太正常,还有十几个小时的大手术,所以我觉得进去我问题不大。虽说问题不大,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怎么,我已经上了好几次厕所了(哈哈…捂脸)
这是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我自己携带的防护服由于发的型号比较小,最上面的拉链怎么都拉不上去,我使劲一拉,拉破了,我想这下完了,防护每人只有一套,现在物资这么缺,怎么办?我赶忙出去找工作人员,很快又给我拿了一件国家统一配发的过来。我感激的不得了,可是等我穿的时候才发现,这套防护服又太大了,拉上拉链我眼睛都包在里面了,怎么办?我只能向下稍微拉一点把眼睛敞开。最终穿戴好后检查没有问题,我们按照要求分批进入。护目镜我一带上很快起雾就看不见了,旁边的一位小姐姐非常热情的教我怎么涂碘伏防止起雾,按照她的方法果然要好很多,虽然还是有雾。
防护服穿好后,每个人都变的一样,人群中我喊着邓医生,其实他就在我身后。为了能够互相辨认,大家都把医院和名字写在了衣服上。眼睛被护目镜的雾气遮挡,再加上臃肿的三层衣服,每个人都想走在太空舱内一样。出了通道,到外科大楼还有一段没有灯光的暗道,前面的灯光冷的照着,死一样的寂静,只能听到自己粗大的呼吸声,邓医生在后面说"这要是一个人上班,好吓人啊…",我们缓慢的摸索着怎么进去,因为第一次进来,又没有指引,再加上护目镜的雾气,视力有限,找了半天,发现一个玻璃门是锁起的。邓医生突然问“十和十一病区在几楼?”,“在几楼?”我也是懵的,“不是四楼吗?”,“那是门诊…”,闷在里面不知道是因为缺氧还是二氧化碳过高,明显思维迟钝。这时候我已经出现胸闷和干呕,感觉了,我立马调整了呼吸,尽量不要自己太难受。这是正好有队员下班,看到我们赶紧提醒,往这边走,我们互相点头,大家互相喊加油。
我们来到15楼,看到我们来接班,队员们眼神早已满满期待,这么久已经很辛苦了,何况还是两个女同志。我上前问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病人在哪一床?情况怎么样了?我们一一交接好病人,此处省略一千字。护士小姐姐们,赶紧问外面的雪还在下吗?大不大?对于重庆人,是很少见到雪的,尤其是这么大的雪,北方的朋友你是永远都不明白的。我发现护士小姐姐说起雪来立马又精神起来了,疲倦感全无。等到十点多护士来接班的时候,除了交班,依然在问雪的事。“雪好像停了…",接班的说,虽然看不到眼睛,但可以想象她们那种失望的眼神。
进来一段时间,慢慢要适应一些了,但带着护目镜,加起雾,视野只有前方模糊的一点,其余视野根本看不清。我正在拿着交班单,几乎贴在脸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对着电脑上的病人看,突然有个病人在后面轻轻拍了我一下,喊到“医生,问你个事”,说着就把一个手机凑到我面前。我们之前培训明确说过,要尽量跟病人保持一米的距离,病人这突然的举动让我紧张了一把,但我也没有惊慌,示意他坐下来慢慢说。这时我才看清她,是个六十多岁的女性,拿手机我以为要我听电话,原来是让我看手机上的图片,她有血尿。此处省略一千字。她还没聊完后面又一个穿着黑衣服的妇女拿着片子在后面等着我。过了一会有一个老人朝里往里看了一眼,看到有人,他在门外徘徊等着…我还没把病人熟悉完,就一大波病人把我围住。
九点半护士通知我说58床病人发烧,38.3℃。我赶紧过去看病人,没有其他症状,生命体征也平稳,做了一些解释、安抚和处理。我还没走出病房,隔壁床的大叔就早早在门口等着我,我一走出去就把我拦住,非常紧张焦虑的说,“医生你看我,这么好,没咳嗽、没发热,我旁边那位可不一样,他要传染给我啊,我现在后悔进来了,我要出去…”新冠肺炎患者的焦虑与恐慌在病房内尤其突出,担心病情加重,经常问到“能不能好,会不会死等”,需要做大量的安抚和解释工作。我把这个病人拉到办公室好好的解释和安抚,打消顾虑,稳住患者,安心治病。
63床的婆婆已经有两三天没吃好好东西了,我来到她的床边询问原因,婆婆年龄已大,说话听不太懂,她说她不想吃,也吃不下。她听力不太好,我对着耳边大声的鼓励她,要加油吃东西,没有营养怎么打败敌人…
病房里的工作完全与平时的临床工作不一样,环境、系统、病人、条件等等。还有很多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情况。75床有个老大爷,有糖尿病的多年,来住院的时候没有拿胰岛素,我赶紧喊护士检测了血糖,我问大爷你家里电话多少?我给你家里人打电话,喊他们送来,老大爷的一方话让我心里酸酸的,他无奈的说“我家里没有人了,家里的人都被确诊了,都送到不同的医院啰…”,我都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安慰他…让我又想起那句既神圣,又质朴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对于我们来说,"治愈、帮助、安慰",这是沉甸甸的6个字!
接班后出病房的时候又有两小插曲,进到通道,频繁的手消毒,一层一层的脱下衣服,当我脱掉护目镜和外层口罩,检查人员发现我防护服上面的拉链松开了,说实话我有些紧张,但也是在预料当中,一开始穿的时候就遇到了特殊情况。因为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其实也不害怕。我在外面等邓医生的时候,旁边坐着的是来自徐州的医疗队,他也在等队员出来。这时候他们的一个女队员忐忑的跑出来,几乎要哭着说她脱的时候发现防护服破了,里面穿的洗手衣也污染了,不能要了,还是借的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同事一边安慰她,一边仔细询问。我也赶紧解释,破了不代表就会感染,只是有些风险,但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不用太担心,我破也破过…。
出来时候路上的积雪已经融化,回到酒店已经1点多了,洗澡的时候发现,虽然做了保护脸上还是有压痕,吃了碗热气腾腾的泡面,给家人报了平安,睡了,晚安!
最后,要特别感谢给予强大支持和关心的大后方,得知气温骤降,连续多天降雨,很多队员的鞋都湿了,医院积极准备物资,给前线的队员准备衣服、鞋子,听说很多科室还捐赠了帽子。下班回来,翻着群里的图片和谈话,感觉特别温暖。后方如此关爱,前方还有什么理由不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