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9 day 17
书名: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作者:武志红
章节: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
摘录:
愤怒,给予你力量和动力,让你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具有创意,每一分钟都能表现出你自己的风采。没有愤怒,你就会在不适当的地方屈服,就会手足无措。
我们惧怕愤怒,因为愤怒看上去容易伤害关系,让我们与别人疏远。但愤怒是必需的。
因为,我们既需要亲密关系也需要保持独立空间,从而保持住自己的个性和判断力。而愤怒,是保护独立空间的最有力武器,甚至是唯一的武器。
当人们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愤怒的情感时,它就能为一个人和一种关系做出很大贡献;但是当愤怒被遮掩隐藏起来时,它的影响则正好相反。
一些愤怒之所以成为坏的愤怒,正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压抑了自己的愤怒。
我还记得那种滋味,我当时非常愤怒,但我不敢表达,因为父亲是那么强大。
易愤怒的人,力量就强,这是因为愤怒既是保护自己的力量,也是激发自己争取和战斗的力量。
找到愤怒的源头,就可得救
很多人明白父母的确糟糕后,把这一点当成了推卸自己责任的理由,认为自己的什么问题都该父母负责,但忘记了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好的愤怒,针对的必须是导致你愤怒的那个人。你对这个人愤怒,你才能捍卫自己的空间,并且愤怒地表达才会有效果。如果这个人惹了你,你不敢对他愤怒,你跑去把愤怒发泄到其他人身上。那么,你发泄得再厉害都没用,因为对象选错了,那样愤怒就没有任何意义。
愤怒,是对入侵的直接反应
重要的不是要宣泄愤怒,而是理解自己的愤怒。因为和其他所有的情绪一样,愤怒首先是一个信号,它告诉你有人过分地侵入了你的空间,过分地控制了你。如果你感受到了愤怒并理解了愤怒传来的这个信号,那么你就会明白,侵入你空间的那个人,无论其理由是多么美好,你都应当捍卫自己。
最常见的入侵恰恰来自最亲密的人,如父母、配偶、亲友和同事。
情绪决不会被欺骗。第一时间产生的情绪,都是基于真相的最直接反应。
胡慎之说,很多时候,仅仅知道自己愤怒和为什么愤怒,就足以得救了。
性,是为了建立关系,它驱动着我们走出孤独状态,并渴望与别人建立形形色色的关系。
攻击,的确会令关系一时疏远,但它由此给我们留下了充足的个人空间,使我们可以充分地保留自己的个性与独立。
更重要的是,别人一旦过分地侵入你的空间,你的愤怒是不可避免的。你永远不能阻止自己愤怒的产生,你最多只能暂时把愤怒压抑下去。不过,如果这愤怒被压抑了太久太多,那么它一旦爆发,就会是毁灭性的,要么是毁灭对方,要么是毁灭自己。
你最好只和那些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
在这个案例中,拖延和“莫名其妙的错误”其实就是她的愤怒与攻击。只不过这种愤怒的表达不是来自意识,而是来自潜意识。
否认和压抑愤怒,还会导致你错误地评判形势。
你不能也不必像小孩子一样,一感受到愤怒就发泄出来,但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的愤怒,并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愤怒,然后富有智慧地去处理它。
好的处理方式是,理解你的愤怒,问问它向你传递的信号是什么意思,然后富有智慧地去解决它,那它势必会成为你心灵的兵器,帮助你强大起来。
你要理解你的愤怒,最终才能触及它的核心。它有某种深奥的内涵,帮助你让生活变得有意义。如果你确切地知道什么让你生气、你在和谁生气,你就能清楚自己的立场与事情的重点,以及该如何在情感上加以处理。
“创可贴恋爱”,意思是,谈一次恋爱,是为了填补上一次失恋造成的空虚和痛苦。
治疗失恋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始一场新的恋爱。
不要把挫折扩大或延伸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遭遇很多挫折和打击,因为应付挫折的方法不同,挫折对每个人造成的伤害程度也大不一样。
情感经常玩转移的游戏。就是说,本来某种情感是针对一个人的,但他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因为那个人我们没有办法给,于是,这个没有完成的情感很容易转移给另一个人。
化解悲剧的唯一道路是接受失去
与传销者对话,关键是不要跟着他的话题走,一定要抓住最初的话题穷追猛打。
听他这么说,我感到头痛。头痛常意味着别人的意志对你的入侵。
没有什么比你的身体的感受更重要。
在与传销者对话时,一定不要跟着他的话题跑。如果谈到话题A,就一定谈到底。谈完了,再谈他引出的话题B。
抑郁症常源自两个方面:一是重大的丧失;二是压抑的愤怒。
本来,失去发生的第一时间所产生的悲伤与泪水是有治疗效果的,只要悲伤能在我们身体上自然流动,这份疗愈就会自然产生。
然而,我们的头脑认为,悲伤是太痛苦的情绪,于是会压抑悲伤,导致悲伤不能流动,最后卡在心里,卡在身体里,久而久之形成了所谓的抑郁。
愤怒指向自身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譬如内疚、羞愧、自卑……这些东西日积月累,最终就会导致极度糟糕的心境。
心,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与尝试中锤炼自己,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是一次次自由意志的选择,心就会被滋养,就会生动而鲜明,而有“重量”。
“走饭”的微博,触动了无数人的心。
之所以这么多人被触动,关键原因或许是,我们的文化一定程度上鼓励服从,鼓励丧失自我,而压制精神独立,所以太多人的心处于没有重量的状态中。
除了心理学,我们的世俗氛围、伦理学、哲学乃至政治都不会支持一个孩子对长辈表达愤怒,而只会要孩子感恩,最后孩子的愤怒很容易指向自己。
同时,与此相伴随的是,我们的文化一定程度上鼓励父母、老师与各色权威,控制孩子,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所以,我想说,切勿攻击“走饭”的长辈,这并非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这种悲剧,我们将越来越熟悉,因为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会越来越少。
拯救一个徘徊在自杀边缘的孩子?这可分为几个步骤:
一、让他明白,抑郁很可能是对愤怒的压抑;
二、帮他发现,愤怒从何而来;
三、学习表达愤怒,若愤怒果真主要是针对父母,而父母也愿意,让父母主动向孩子认错;
四、重新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对父母的爱。
要最终的拯救,必须达到最后一步;若只是想化解自杀的动力,让他学会表达愤怒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他的黑心里是巨大的愤怒,先是对父母的,尤其是对妈妈的愤怒,有时他脑海里会闪现一个念头——“弄死她”。每次这样的念头闪现,都会让他极度羞愧,也让他很恐惧。
实际上,只要将心的那一层黑——愤怒与仇恨化解掉,爱就能真正出来。
“既然死都不怕,还怕活着?”有人会用这样的问句来质问游走在自杀边缘的人,想以此来唤起他们活着的勇气。
然后,有的事情比死更可怕,那就是——自己不是个东西。
感想:
愤怒其实是一个好东西,它会适时地提醒我们我们正在被侵入被冒犯…… 只是,我们从小被要求服从要求乖巧被要求听从长辈,以至于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愤怒的情绪,甚至都不敢承认自己有愤怒。从而不得不一次次压抑自己,直到有一天奔溃,出现毁灭性的结果。
试着去了解自己的愤怒,接受它,并找到它的来源,就可以解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