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形式上
- 知乎、公众号、简书上的碎片化知识,适合对已有的知识大厦进行修修补补,或者从一个点切入一个新鲜的领域。如果是在碎片时间,或者出于猎奇心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新鲜感、刺激,但怎么处理这些碎片化知识也是一门学问。但由于质量参差不齐,注意宁缺毋滥,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 完整的书籍或者书刊,经过第三方审核或负法律责任的,相对来说质量上有点保障,也有许多大V在博客、知乎等平台写得好,就把内容整理出本书。各大电商网站上的畅销书也要辩证对待,如果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一般不会错。
内容上
- 不要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还是那句话,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才是好东西。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多半是人为制造的营销性话题,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来博取眼球。疏离流行或过热的信息,可以屏蔽掉大部分噪声。当然,对与被消费这事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并不能一棍子打死,老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似乎有点太清新脱俗。 -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事实信息事我们思考的基础材料,而各种观点和评论最好只作为拓宽视野、思路、启发之用,不要被绕进去,被“洗脑”。一个人可以洋洋洒洒地写下一大片观点,不过是为了反复强调一个肤浅或者错误的观点。因此,要善于主动搜集和获取事实性材料,包括数据、细节的描述性信息,然后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
如果可以,定期“闭关”
比尔盖茨,继主持巨无霸企业微软公司,还得负责盖茨基金会慈善工作,但其坚持每年抽出两个星期闭关:一个人呆在一个地方,只看书和思考。
就像长期处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之中,突然闭关躲进小黑屋,整个世界瞬间为之清静。世界安静了,思考也就开始了。
只不过现在要做到这点似乎有点难。
(除了放假,回到家里,关掉手机,不用考虑学业,不用考虑生计,不用考虑与外界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