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活成自己都讨厌的样子
年少时,我胸怀远大理想,挥斥方遒,欲与天公试比高,大有天下事皆在自己掌握之中的豪迈;到如今,迈入中年,生活在财米油盐酱醋茶中间,为五斗米折腰,昔日梦想与荣光不知何时已远离这个躯体,血压,血脂,血糖稳稳居于高位,突出的大肚腩也在时刻提醒别人--“欢迎来撩”。中年油腻秃顶男是我的自画像,沉迷于红尘,耻谈理想,酒足饭饱之余时不时寻找可以释放自己荷尔蒙的机会,一有机会就约上三五个同好相互吹捧抬杠,你好我好大家好,日子一天天往前跑。
只有回到家面对自己的小孩时,才装作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高要求严管理,把自己曾经想实现却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各种目标强加给幼小的肩膀,还美其名曰“父亲的爱,总是那么深沉!”“养不教,父之过”,全然不顾孩子的爱好与特长是什么?TA的理想是不是与我们年轻时一样?!我们年轻时,父母的放养是自己今天没有实现年轻时梦想的直接原因吗?当然不是。那我们今天的严格管理有助于帮助孩子们实现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么?很难说。现在的小孩没有经历过昔日农村成长过程中的劳动之苦,贫穷之苦,匮乏之苦,承压能力弱,时不时爆出的孩子自杀的新闻就很现实的说明了这一代以及未来的一代孩子都普遍面临抗压能力锻炼缺乏。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胸襟宽广时,往往会引用“宰相肚里能乘船,将军额头可跑马”的典故,而形容一个心胸狭窄时,就会说对方“小肚鸡肠”,“睚眦必报”。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度量很宽的人,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度量很小的人。然而在与小孩的日常相处中,我竟然发现自己动不动就生气,动不动就容易上火,对小孩的很多行为不能容忍,时不时会想吼人,骂人,甚至动手打人。当温言细语与孩子沟通无效时,就会直接高声发出指令,当发出的指令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与执行时,就很容易产生情绪爆发问题,而这些行为都指向一个关键词:气量小,缺乏必要的耐心,包容心,同理心。明明知道高声呵斥不是有效的沟通方法方式,最终采取的又是这种简单而没有技术含量的沟通模式。
当个人独处仔细反省自身时,我发现,我竟然活成了我自己都不喜欢的样子!不仅仅是脾气,不仅仅是行为模式,不仅仅是对待孩子的方法。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一种彻头彻尾失败。中国讲究耕读传家,现今很少有让孩子从事农耕的机会,父母的读书行为也更多被刷手机的行为等代替,所以如果父母没有良好的行为规范以身作则给孩子正面的引导,想依靠上嘴皮与下嘴皮巴拉巴拉的方式讲一大串听上去正确自己却不遵守的劳什子道理,让孩子们遵守,怎么可能有效???
我自己已经活成让自己讨厌的样子,难道还要让孩子们也重复这一过程?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