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服务于学生的终身成长。这个观点不知从何时开始提出的,初看是没有错。可有些地方为了突出这一观点,已使教育逐渐变味。
如教师的师德考核中,有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就是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评价。正是这个评价,使得教师越来越卑微。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并不清楚真正的好老师是什么,他们大多只知道谁能让他们开心谁就是好教师。因此,在这种师德测评中,得分最好的大多是音体美教师,然后是管理不严的教师,而越是认真负责的考试科目教师得分越低。
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可能会说:好教师不管教什么学科,都首先应该让学生喜欢你。你不看那些名师的学生多喜欢他们吗?
其实所有一线教师都清楚,一个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风格一定是很严厉的,因为知识的掌握需要不断反复的练习。没有“强迫”是提高不了成绩的。
教育如何成为服务业,主客体关系颠倒,教师成了“讨好”学生的服务员,也就是所谓的“跪着”教书,如何培养懂感恩、明事理的下一代。学生到校是求学的,而不是教师求着学生学。
所以,教师的工作不应只是服务于学生,而应是服务于国家。教师是为国家在培养接班人,在让学生成为一个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同时,学生们自己也就实现了的追求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