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我常常觉得苦恼,也说不清楚苦恼什么。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生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衣食无忧,不愁温饱,不应该苦恼才对。
但我就是觉得很苦恼、很迷茫。这种苦恼不是来自于工作压力,也不来自于人际关系。
我自己分析过,以前忙工作、忙家庭、忙学习,感觉挺充实。现在年过半百,觉得学了很多但好象也没起什么作用,越来越觉得自己很渺小,而且时不时会想,辛辛苦苦是为了什么?
以前我总是教女儿,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的时候,先把握好当下,不荒废时间,以后回头看的时候不后悔,不留遗憾。但现在这句话对我自己来说好像不起作用了。
今天看了“波咕思考笔记”的一个视频,说的是2017年《十三邀》第二季里受访者马东和许知远的对话内容。许知远问马东,《奇葩说》那些辩题,答案都显而易见没什么意思,马东说,这节目不是给你看的,你已经看透了很多问题的实质,但还有很多人没看透。马东接着说,历史是遗忘、重新来,遗忘、重新来,这个世界上大约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另95%的人就是在活着。
听到这句话,我仿佛找到了自己迷茫的原因。我属于95%只是在活着的普通人,虽然事事认真,但其实没创造什么价值,但心底又有不甘。以前还年轻,总觉得只要当下努力以后还有机会,但随着年纪渐长,我发现要学的太多而机会越来越小,所以产生了迷茫。
马东说,每一个个体,所面对的各种人生命题,是无数其他个体曾经经历过、思考过、选择过的,一个企业今天面对的问题,也是其他企业曾经经历过并且解决过的。这个世界变化的根源绝对是技术进步,但人的心理结构几千年来没有大的变化。所以要在历史中学习人性。
确实,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阅读尼采、黑格尔等人的书籍,我们会发现很多言论放到今天依然适用。
马东说,学习历史能够大概率的帮我们避免一些最常见的问题。
看来,学习历史可以帮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