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3日开始写第一篇文章,到今天共45天,这是我写的第30篇文章。仅此作为纪念。
刚开始想要动笔写作,是因为听了某位公众号大咖的写作课,于是心血来潮注册了公众号,并打算以大咖为榜样,日更写作。当然我的目标比成为公众号大咖要低一些,只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写诗写小说,继续我的诗酒年华,重拾年轻时写作的乐趣。
但是知识底蕴不够丰富,生活阅历不够深厚,人格魅力不够特别,在我刚想要动笔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我写不出一个字来。
那怎么办?我苦思冥想。但光想是没有用的,为了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我立刻拿起书本啃,拿起耳机听学习音频,看各种工具书增加知识量,看我热爱的古风小说学习别人的文体和笔风,努力想要把所见所学纳入我的知识体系。然而,没有实践的支持,看过的听过的知识就像流水一般,在脑海里冲刷而下,看的时候自然是醍醐灌顶,但是看完后,冲刷下来的水都直落脚趾,忘得一干二净。
2017年的结尾,我依然没有写出一个字。
2018年伊始,我给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动笔写字。哪怕写得再烂,没有人看,我也要写给自己看。
就像蔡澜先生在他书中所说的,要是写不出文章来,那就坐着,直到写出来为止,每天写,写着写着,或许就会出现神来之笔。
于是我开始写第一篇文章,写我最熟悉的记事散文。熟悉且擅长的文体,我想我总能写出个特色吧。但事与愿违的是,由于太久没有动手写作,哪怕键盘上按下一个字,都感觉词不达意,哪怕重复修改,也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
万事开头难,既然困难,那就迎难而上。
不会抓时事热点,不会挖掘深刻的社会道理,没有深刻的思想和思路,那我就从身边的小事小感写起,把自己的小情小爱都从内心里挖掘出来;
没有顺手拈来的人物事例,那我就从零开始,从每一篇别人的文章开始,收集别人写过的事例,多留心热点新闻,哪怕暂时用不上,收集起来,总有一天能用上;
没有犀利的笔锋,那我就延续我的温婉,尽力用温水煮出一碗鸡汤来;
没有点睛的金句,那我就多摘录名人名言,自己写不出来,“借”别人的总可以吧。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才发现,所有的预备工作都是徒劳,只有亲身上阵了,才能把一切知识运用到位。
2018年迎来我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去年MBA考试的成绩出来了,如无意外,我已经达到了国家的分数线,只要通过了面试,今年九月份我就可以成功入学读书。
别笑话,这对我来说就已经是个莫大的鼓励。对于一个从小讨厌考试机制,并且工作几年来一直逃避各种面试考试的人来说,这样随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简直就像买彩票中了大奖,并从此下决心每周继续买彩票一样,我立刻下定了决心要为我想做的事情去努力。
只会写抒情散文?那我就放下我擅长的文体,专攻我薄弱的项目。
不会写小说,那我就随便开个头,胡乱接下去。在朋友的支持下,我尝试着写轻小说,我才知道写小说需要先做好提纲,先做好人物设定。在写的过程中,又幸得微信群里的群友指导,认识到小说里的漏洞。再看看网上的学习写作的文章,才发现原来还有《30天写小说》这样的挑战,要构建一个小说里的世界,并没有我想象中简单,当然,原来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难。
不会写论证式的文章,那我就多收集别人的金句,模仿学习,多积累各种类型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我相信哪怕如今写得软如散沙,在不断尝试,不断试错之下,总有一天也能坚固如金字塔。
这才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读的《反脆弱》。假如一直不愿意去尝试、去试错,在面临真正的危机之时,便无力招架。小小的试错是一把钝刀子,一刀一刀地割在肉上,刚开始疼,渐渐地就磨出茧来,磨钝了你的痛感,让你在面对真正的失败时,不至于疼得起不来。
人总不能一直固步自封,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养精学懒。固化的、裹足不前的学习观念只会让人越来越愚钝,越来越闭塞。
这一个半月里,除了生病的几天,当然,我也没做到每日写作,但至少做到了储存信息,哪怕某天灵感枯竭,累了困了想不到了题材了,也能随手翻出个题目来命题作文。
刚开始觉得日更也特别痛苦,毕竟总不想天天言之无物,流水账一般写每天经历过的事情。于是每天不断挤压脑海里所剩不多的知识库存,每天努力去吸收新的知识,一进一出,一来一往,似乎有找到了新的源泉。脑海不再是一片死海,进不来,出不去,如今它更像是一个活水流淌的河流,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生命在于学习,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曾经听说过一个运动的原理,当你坚持连续做同一件事达到28天以上,它就会成为你的习惯。动笔第45天,第30篇文章,终于发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奥秘,就是习惯,习惯性地挤压思维,习惯性地吸收知识,才能使得这件本来困难的事情变得易如反掌,如有神助。
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以为写作很容易,动笔就行了;
开始写作之后,我又以为写作很难,开不了头,结不了尾,中间还说不清话来;
写着写着,我才发现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敢于尝试,敢于挑战,才不会怕失败的“黑天鹅”突然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