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大学生遍地都是,而能找着工作好好生活的寥寥无几。网上就有人调侃:以前领着3000块的搬砖工人培养出新一代领着3000块工资的大学生。真的一点不夸张,尤其是文科生,相信很多人感同深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大学越来越多,而大学学到的东西却并不一定有用。很多人大学混了四年出来,发现自己啥都不会,出去找工作吧,又是各种碰壁。很多招聘人员就会说,我们要有经验的,又有说我们只招应届生,应届生是什么,就是廉价劳动力。很多文科生去找工作,发现大部分通知面试的都是销售类工作。那么他们就会心里嘀咕,如果我当时考大学,出来是为了干销售。那么我何必荒废四年时间在大学呢,为了混个文凭吗,这文凭和初中学历的作用不是一样的吗?
记得前两天看到一个博主说,自己研究生毕业,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于是选择了送外卖。这时候,身边就会出现很多不同的声音。大部分人会说,嗨呀,这么多年学真是白上了。办公室里清闲自在的工作不做,非要去过风吹雨打的生活。
但是仔细想想,在这里抱怨的是谁?是我们这些无关紧要羡慕或是妒忌人家学历的闲人,而不是博主自己。对于他来说,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就可以了。
所以说,大学生何去何从?取决于自己内心喜欢怎样的生活方式,选定目标,只管努力就好了,不用太在意耳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