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山城,见惯了这种明媚清爽的下午。见得多,并不等于习以为常,相反的,每次见到都会欣喜不已。在山城,秋天弥足珍贵。
为着此时此刻的雨后山城,酝酿了一个夏季。
从五六月开始,空气就是燥热的,整个城市被热浪笼罩。这种属于夏季的炎热,不分白天黑夜,炙烤每一寸土地。大地饥渴的裂开了口子,树枝蔫儿掉,蝉也开始叫不动——一切都亟待一场雨来拯救。九月份的某场秋雨,像是直接倒进红热铁锅里的水,地面“嗞嗞嗞”,泥土和雨水一起翻滚。土地和树木一次喝了个够,直到实在消化不了,开始溢出来。末了,趋于平静,明媚清爽重新回到山城。
所以,我最喜欢第一场秋雨后的山城下午时光。
住在一栋小楼房,不远处是山,山上一片绿色。这个温度,不开空调刚刚好,睡个安稳的午觉,起床推开窗就能瞧见阳光洒满山头的样子。张开双手,敞开胸怀,深吸一口气,吸到吸不动为止,再慢慢吐出来,吐尽这一个夏季体内积累的湿热。身体舒展了,要是有兴致,倒一杯白开水,捧一本喜欢的书,坐到窗前开始啃起来。抑或是找一张躺椅,搬到屋顶,旁边置一茶几。喝一口茶水,舒一口气,直到身体舒展开来,就在躺椅上小憩。最后被什么响动惊醒时,已然是黄昏。
若没什么兴致,就望着远处发呆,也是极好的。想象自己乘上远处白云,慢悠悠游荡。盯着山头某处,用力的看,慢慢地似乎能看到远处树上的蜘蛛在结网。没有虫鸟的叫声,也没有花草的香气,更没有城市的喧闹,一切就像眼前的白开水,淡的没有味道。
即使闲不住,出去走走,也能十分惬意。
泥土路面的湿度刚刚好,既不会让鞋底沾上泥,又不会带起灰尘,松软而富有弹性,每走一步都是在做足底按摩。太阳能晒到的地方,还有些许热度。但无碍,每当要出汗时,就走到树荫下,顿生凉意。挑一个稍高的山头站定,左三圈右三圈,活动下筋骨。再俯视山下,房屋和树林缀成一片。太阳斜照过来,景物下的阴影使其更加立体,这不就是绘画手法嘛。季节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完成这幅“雨后山城图”。
仔细看看,屋顶有阿姨正在收拾衣物,窗台隐约有人头晃动,小区里孩子们正在嬉戏。窗口晃动的那个人,从方向判断,他正在看你,而你也正在看他。
陶渊明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最能形容看到这一切的心情。平日里为工作,为生计,不得不世俗,不得不入世。此时看见此景,也就解脱了——虽身处俗世,却如此贴近自然,哪怕只得片刻宁静,也不枉费这出行。
当你对这一切入神时,一阵凉风拂过,忍不住打个冷颤。
秋风告诉你,秋天,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