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用户思维不落地的问题到底在哪儿?从B端来看,实体经济点多线长,有太多的制约因素,用户至上是没问题,不过你的用户不是你的供应商的用户,任何一种新的服务场景、任何一项新的服务承诺,实际上都是对全产业链的一次再整合,工作量可以用浩繁来形容,非落地深耕不能探得其中奥妙。
再说C端,在达到工业4.0之前,受到智能化技术与流水线工序的制约,除了终端物流对应的收货地址之外,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流程,很难充分满足单体用户需求。甚至连物流都无法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否则也就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了。C端还有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你的客户未必就是你的产品的用户。怎么说呢?儿童用品,比如智能可穿戴设备,或者儿童手机,或者是童装,用户无疑是小朋友,问题是真正的消费决策者和行为人却是家长,你要让谁的口味和体验至上?这或许有些死扣概念之嫌,但我们的确无法否认其中的逻辑冲突。
这就是当下的社会现实。那么,所谓用户思维的发挥空间到底在哪儿?互联网经济3.0时代,在这个方向是否有突破的可能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领域来重新审视或者说优化用户思维。
首先,从整个生态圈的高度来说,用户思维意味着,从可定义、可满足的用户需求出发,来建构和优化商业模式,再以可共生共荣的赢利模式来整合产业链尤其是供应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类似双回路的利益动态平衡机制。对于用户来说,产业链条指向明晰,价值主导权清晰;同时从用户需求倒推产品,更能确保交易的成功率,有助于形成靠谱的赢利空间,增大企业整合产业的主导权。这样,在战略层面实现了用户思维与产品思维在利益导向上的深度交集。
而落到产品定位这个层面,我们必须承认用户构成的多样性,以及需求细分的差异化,在无法实现完全定制化的情况下,提升产品或服务的本体价值,同时尽量做到精准捕捉不同用户需求的交集所在以及最大公约数。所谓最大公约数,就是用户需求的主体部分,以及用户痛点的主要矛盾所在。比如月饼,往往是买的不吃吃的不买,但是不管是买的还是吃的,至少都在乎品牌信任度和健康养生倾向,以这两个点作为显性和隐形切入点,显然是具有市场撬动能力的。这样,就在用户需求和产品属性层面实现了战术层面的连接。
第三是营销策略层面。由于主流消费人群已经基本平移到移动互联网络,而消费场景更多地强调精神满足、愉悦体验和便利消费。因此我们在直接关联C端的消费行为的场景和渠道时,就可以充分贯彻运用当下所认为的各种用户思维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痛点、刚需、体验三大出发点。这种用户思维,说来古已有之。例如古代青楼就爱玩粉丝经济,什么花魁大赛,就是以粉丝总动员做出规模经济。但是更高一层的,反而是借助名人效应,比如柳永苏轼啥的,以文才聚合歌妓粉丝,再以歌妓粉丝为种子用户带动整个青楼粉丝群,激发“汴梁纸贵”的更大的消费热潮。
当然,从商业模式角度来说,用户和产品这两端都是在持续变化的,那么,这样的商业模式就会缺乏相对稳定性,无法稳定就等于处在失重状态,难以把握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还要在这一对变量之间寻求一个相对稳定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价值观。
王阳明曾说过:“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如果我心不动,以顺万物之自然,只是触机神应,就能够发挥良知妙用。”因此,在商业模式构建过程中,从哪个点开始布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摒弃过多物欲、私欲、杂欲的干扰,用心体认相关各方的合理利益和心态、诉求,寻找到其中交集所在,以及事物运行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就能打通任督二脉,让事情接近完美。这也正是商业模式画布将价值诉求放在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原因所在。
说到商业模式画布,实际上,我们不能单单把画布看做9个点,而应当看作是五个闭环或者说体系。第一个环由用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用户关系组成,这是一个营销闭环;第二个环由价值主张、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这是一个运营闭环;第三环是用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用户关系加上收入来源,是一个价值实现环;第四个环是价值主张、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加上成本结构,形成一个价值创造环;最后一个环则是九九归一的商业模式整合闭环。从这样一个角度,商业模式画布就立体起来,明晰并统一了各个商业要素的对应关系和关联影响。如此,则“天地都在我心中”。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