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是一所全是学霸的高中,我的语文老师教我们时26岁,但是她从18岁就开始当助教。第一次来我们班,语文老师并没有树立一点点的威严,娇小的个子,漂亮的脸庞,我们更多的在课堂上是热情而激烈的探讨。
高中的厚重的作业的压迫下,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喜欢上语文课,或者写语文作业。但是语文老师还是给我们布置了每周一篇的周记,高三就不再写了,却让我格外怀念高一高二时每周六晚安静的坐在书桌前写写画画的日子。
我的所有的青春,都尽情的辉煌在那不堪回首的三年,高中成绩并不拔尖,忽上忽下。虽然作为一位学渣,但是我还是小心翼翼的期盼着每次月考的来临的,因为每次考完试,就会突然冒出一大把的时间,让我挥霍。那时我挥霍时间的方法就是去学校的二手书店,淘旧书。
每次考试时候也就是我大出血的时候,虽然每月的生活费很富余,但是在我疯狂的集书情况下,我还是成了穷人。很穷、很开心也很有思想的样子。和很多女生一样,我喜欢三毛、喜欢她随性洒脱的个性,羡慕她和荷西的爱情,就是说,每个人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觉得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喜欢高晓松,他是个让我觉得文学不那么像文学的人。第一次接触三毛,是在初三的暑假,一本地摊上10元一本的盗版三毛全集,一种大胆、新鲜、带着异国风情的气息就这样打开了那个14岁少女的心。她开始学会向往、知道这世界上会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撒哈拉,知道西班牙有位叫大胡子的可爱的荷西,在巴塞罗那的街道上发生过怎样美丽的爱情故事。有时候我会很庆幸,在那个暑假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通过阅读来获取一种生活方式。
上了高中,我开始疯狂的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模式,但是三毛,我还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之初,性本善”。“流年未亡,夏日已尽。种花的人变成看花的人,看花的人变成葬花的人,”我开始喜欢上看郭敬明的小说,郭敬明是个智商、情商都很高的人,看了他写的小说的人会慢慢看见他的成长,从《夏至未至》到《小时代》,从《幻城》到《爵迹》,我感受到他脑海里每个故事在汹涌澎湃的样子,那时候,怀里抱着一本《最小说》或者笛安的《文艺风赏》都会幸福的不得了。
“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我又看到了落落和笛安,看到了安东尼,我开始喜欢不停的写读书笔记,因为我是个记性不好的人,一个会过目即忘的人,是需要笔尖来给予温暖的。我是个在城市习惯寒冷的人,热闹是他们的,但是我也有。
我在读书又读书的过程,悄悄觉得原来生活也在慢慢幸福,但这其实也看你读的是谁。第一本安妮的小说《彼岸花》,我看到了南生和和平,对于爱情,我不知道应该可以对这对幸运又伤心的情侣说些什么,我清晰的知道这是本小说,但是我知道他们也是存在的,就存在于那个残酷的水泥城市里。原来我们都需要生活,毕竟虚假的都是骗子,终有一天生活会教会我们坚强,以这样或那样残忍到让我们痛哭的方式。我们已经有了一颗高傲的脑袋,为什么还要有一个不辞辛劳支撑它的脖子。慢慢向前走,我看到了《莲花》,我不知道别人如何评价这本小说,我只记得,那时一个温暖的下午,我趴在床上看《莲花》,外面人家做喜事,鞭炮齐鸣,我什么都没听到,只是内心深处在不断的翻腾着,那个叫墨脱的地方,是在中国,今后就会永远在我心中。
安妮在停笔多年后改名庆长,重新出发,今年寒假,我这个算是她粉丝的人,读了她迟来的新作《春宴》,不出我所料,是爱情,也是散文,还是诗歌与游记。郭敬明是个天才,蒋方舟也是。在纷杂的书中有次意外的看到这位颇有大家风范的小女生,看到她已经作为杂志主编的用词沉稳与老练,但是也还是看出一点点与我这种平常女生的少女文艺范。蒋方舟和郭敬明都擅长写故事,讲故事,但安妮写的全是爱情,她的小说喜欢穿棉布裙、带白色银项链、海藻头发、喜欢抽烟、居无定所的女子,喜欢剃着平头、穿白衬衫、喜欢喝酒的高大的男子,女子或男子的名字一般都是以一个字为主,经常会同一个名字出现在不同的小说中,在我所有的看过的小说中,只有她对于名字如此的随意,这样的女子,性情洒脱自由到何等地步。一个经常会随便跳上火车,随时出发的人,哪里还管的了这么多?
写这段话的时候是凌晨3点,明天还有早课的日子不好过。我就恍惚的将电脑关掉,脑子里还不停地闪现着一个奇幻的女子-张爱玲,本来昨晚1点多时已经将张写完了,但是临睡前竟然忘了保存,现在回想昨晚写了什么,脑子也一片空白,只能重新开始写,所以这篇星星点点的回忆竟然也跨越了4天的时间。
第一次听到张爱玲的名字,总觉得羡慕的不得了,因为总觉得这样的大家闺秀,总是美好的。但是张却是这样说她自己的,“我自己有一个恶伤不堪的名字,而明知其俗而不打算换一个,可是我对于人名实在是很感兴趣的。”生活常常就是这样,我那么在意的,原来只是你的灰尘。我看的第一篇也算是很有名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墙上的一抹蚊子血和胸口的朱砂痣,让多少女子不见爱情却心生惧意,我是幸运的,我不懂,所以我不怕。看到《倾城之恋》,不可否认,有些故事,只需要一个美丽的名字,范柳原从来不喜欢或是有那么一点点喜欢白流苏。但是,张爱玲说,香港的沦陷使一个城市的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却成就了你们的爱情。果真是倾城了,其实,白流苏也是喜欢了他吗?是不是只是因为,世界没了、城市没了、家也没了,但是我正好认识你,你也正好认识我,那我们就在一起吧,好啊!郭敬明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总是习惯当上帝,运筹帷幄,让他的臣子,俯首帖耳,半点不得反抗,而我就是他的臣子。安妮也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只有张爱玲,她自己就是故事本身。遇到胡兰成,她才不是那个低到尘埃里的女子,只有那时的她,年轻气盛,风采熠熠,在家里的长沙发上与先生畅谈文学、艺术和人生。我们总习惯将结果的帽子扣到过程的身上,可是,我们怎么能说那么精彩的曾经变得不值一提了。所以她写《半生缘》,她故意让平庸的未来,所谓的幸福的未来去遮掩残暴的过去,我从来不敢接受《半生缘》的所有,她将人性最原本的恶意赤裸裸的向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放给我们看,我想到了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存在即是合理。这些话确切的让我心寒,我向来是不愿意相信那么那么多恶意的。看《金锁记》时,总让我想起萧红的《呼兰河传》,那个道路中心有个大坑的村庄,想起可怜的小团圆媳妇,我总是觉得迷信是个让人不断迷失也不断寻找的过程,七巧也许就是那个凶恶又善良又迂腐的婆婆吧。
人性的恶,人性的最恶,只能说起那个可爱的人,苏童。对于他,我只能说,第一次读《妻妾成群》,我像是吃了只苍蝇,不想说话,不知道要干嘛,生命的眼界突然就被拉到了一片白雪皑皑的地方。实在是因为他的用词、他的场景,让我不知所措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因为我没有看《米》,苏童就是个疯子,只能这么说。对于他所有的一切,阴郁而变态的描写手法,冷漠的人性,孤寂的环境,几乎可以发现,所有都是这样,慢慢的,我会发现,写过那么多恶劣的不像话的人,内心曾经到达过那么底层的人,也是热情似火的。木心说,所谓深渊,下去,也不过是前程万里。对于生活,我们只能边走边看,他却像个领导,有条不紊的主持者自己的世界,孤臣孽子的欢喜,无关风月,只是常态。
最最让我欢喜的是余秋雨,是语文老师的一篇《苏东坡突围》,让我重新接触到一种算是比较像语文的文字。那时候,语文阅读理解经常会出到他的文章,而每篇文章我都读过,当然,高中语文并不是你读过就能拿分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疯狂。有时候,生命中真正出现的那么几个对你最大影响的人,就会决定你的生活,对于我,余秋雨就是。先生之风采,胸怀之宽厚,学识之博大,性格之伟岸,只能让吾辈之敬仰。是《文化苦旅》、是《千年一叹》、是《山居笔记》、是《行者无疆》、是《霜冷长河》、是《何谓文化》,是、、、、、、看秋雨先生的书,总让我陷入一种比文学更加干净的世界。《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了先生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
他想要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从生、战壕密布、盗匪从生。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见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会在几分钟内射杀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会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三十几名警察刚刚被贩毒集团杀害......
不仅仅是荒野。荒野深处有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发光。先生是恐惧的,他说,他的恐惧有一大半被震惊所掩盖,震惊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塌得如此凄凉。它们究竟是如何崩坍的?历史书提供过一些猜测性的答案,多数也是大而化之、语焉不详。其实,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言表的,因为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不必怀疑的是结果,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个从古到今的灾难。
在穿越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段时,先生每次将书稿放在离身最近的背包里,连做梦也都是抱着这包书稿奔跑的狼狈情景,而且每次奔跑的结果都是一样:雪花般的纸片在就、荒山间片片飘落,匪徒们纷纷去抢,却不知是什么。
突然发现在这个世界,有那么一群人,总是在国破家来临时,以他们孱弱的肩膀挑起国难,而他们在平时,总是在社会上不那么起眼,文人而已。因为真正到处宣扬的人,心中的那一点点热情,早就被用来奔走呼号了吧,哪里还有什么赤胆忠心。这个时候才是文人。也往往只有文人。
突然想到,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话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对于先生想说的话实在太多太多,当然还有村上,木心、余华、莫言、马尔克斯、胡塞尼、保罗.柯艾略,大多是苦旅的作家,身为作家,手里有一支笔杆,便觉得世界在你的轮廓中,在你的脑海里。有一段时间喜欢看历史,欧洲史、印度史、拉丁美洲史、秦史、明史、清史或是民国史,我是个擅长遗忘的人,看太多的历史对我来说是一种罪过,不只是因为我会混淆各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时间和事件,而更是因为我是个动摇不定的人,听风是雨,不那么客观的人,如何去介绍一段存在或真实或虚假的历史。
说的似乎很多了,却不及我心中的几分之几,突然发现我的高中生活的太纯粹与幸福,那时候,可以说,没什么自由,也不能经常出去玩,但是,每天心中却都是满满的感动,和这些书中男男女女生活在一起,再也不知寂寞为何物。上了大学,我却是慌慌张张起来,再也没有那么干净的读书过,也放下了写字,有时候,变得有点焦灼,而今重拾笔杆,却已经只能是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了,再不见当年在破旧的书桌前抄书的傻样。当然,我心还有好多好多想说的,卡尔维诺、勃朗特、海因西里.波尔、米兰.昆德拉、巴尔扎克、海涅、三岛、卡夫卡、王小波、杜拉斯、、、、、每个人我都想说,每个人都是我的情人,我爱他们,不需要任何理由。
我是个会开始,却不那么擅长结束的人。
那么,就以我最喜欢的牧羊少年吧,少年说,
“因为我既不生活在过去,也不生活在未来,我只有现在,它才是我最兴趣的。如果你能永远停留在现在,那你将是最幸福的人。你会发现沙漠里有生命,发现天空中有星星,发现士兵们打仗是因为战争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一个节日,是一场盛大庆典。因为生活永远是,也仅仅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