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去吃午饭的空档,我自己坐在办公室里,完全享受难得的独处时光。
当然你可能会说,想独处就不要出来上班啊?自己在家岂不天天独处吗?
对,但是我知道,正因为每天要上班,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要想更好的发挥自身价值,更多的承担职场责任,才更需要规划好时间,有意的独处思考,会让心情更平静,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才更游刃有余,我管这叫职场修行。
有时候面对好多人好多事,心里好乱,甚至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自从爱上写字,自从坚持每天留出写字的时间,整个人的状态好多了,平静的回顾自己遇到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试着观察自己的所有行为,这本行为身就意义重大。
思考越深入,心态调整的越好,积极地正能量也就慢慢从心底生发出来,一方面带动自己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能感染别人一起正念。
人这一辈子,最怕的就是做不到心生正念。
外面轰隆隆的雷声,室内很闷,不停的出汗,这样的环境更容易让心情浮躁,焦灼难耐。
这几天的工作,今天相对比较清闲,是因为自己没有安排那么多,有些事是需要慢慢来的,急了反而不好。
想建立公告栏的事情应该提上日程了,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开始,而是需要有持续的内容跟着,立一块空板子不是目的,最终想要实现的是一种信息载体,公司想表达的东西通过在公告栏上的展览,就潜移默化到了每一位职工的意识里。
早读的时候在《领导力与新科学》一书中看到一个观点,说组织管理从制度化流程化正在向“关系”化转变,我们不可能在一张复杂的量子关系网中,实现绝对的秩序化。管理的最根本核心,是尊重并更好的梳理人与人的关系。
在组织中,人是一切的核心。这会让我想到上周六去上课的时候,老师分享过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多年的心得,大家都说六大模块中绩效和薪酬最难,但她经过多年磨砺后感悟到,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系统学习,甚至模仿做到的,相比之下员工关系才是最难的,是最应该下功夫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对此,我也是不能再认同的,更早前的一次课程是和老二一起去的,课程中我还更她表达自己的看法,说的就几乎跟这位老师的观点一模一样。
我当时想到的倒不是基于模块的学习,我认为员工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满意度是一切规则得以更好执行的基础,再好的绩效方案,如果没有良好的员工关系保驾护航,执行结果也无法保障。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初创公司,在制度流程都不完善的情况下,还能顺利发展壮大。看似无序的事物,其实正契合了书中观点,“场”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