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趣的日子,或许不值得过。
寒假闲置在家,一日三餐有人做,琐碎的家务又太少,真切地体会了一把“百无聊赖”。
我想,这样无趣的日子我不是第一次过,我不是一个人在过,还有无数的人在此刻他时过着和我一样的生活。
夜不能寐,朝不愿醒。我深夜翻看社交软件,我深夜追剧观影,多少人在和我一样,重复着单调无趣且紊乱的生活。
我喜欢王小波,喜欢他有趣的文字,喜欢他“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的要求。我喜欢有趣的文字,有趣的人与故事,想要有趣的人生,同时认为无趣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日子不等同于人生,所以总有人过着自己不喜欢不想要,甚至是厌恶的生活,心里想着期盼的梦寐的人生。
我是这样的。
这样过了多年,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也浑浑噩噩。渴望着有趣的人生,心里想了千万遍诗与远方,却生活地颓废麻木,渐渐失去对于未来的赤诚,失去对于未知的好奇。
我喜欢有趣,渴望着有趣的人生经历,却始终在过着我认为甚是无趣的生活。
记得高三的一个午间,我突然对同桌晴说“我不想上学了,我想去北京”,晴合上试卷,转过头问我“那怎么不去?”我很讶异,不是该问“为什么”吗?
我大约是思索了几秒,回道“如果我是男生,我早就去了。”
晴说:“这和性别又有什么关系?!”这次我回答得很迅速“女生一个人去北漂会很危险的,如果是男生就不会……”晴笑了笑,我是看到的,仿佛有些轻蔑。
然后,她说:“去不去北漂和你的性别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只是在为自己找一个貌似合理的借口。”我沉默了,她也转过头。余下的我一个人思考了很久,不是关于去不去北京,而是关于我那有趣的梦想和无趣的生活。
我向来是懒惰的,且比懒惰更恶劣的是将其标榜为“随性”。随性本是中性词,或者说更偏向于褒义,而我是在随着自己并不良好的性子,任由自己安于现状和得过且过。如果我真的是随性,那我为何不敢于追随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
这种平淡的安逸感才是摧毁梦想的致命毒药。这种任由自己波澜不惊的生活是远比放弃现有追寻理想的放任更加肆意地纵容。
而无数的人在为这温柔的放纵找着无数的理由。
我爱文字,却不常写。
我认为有意义的文字,更准确来说应该是于我而言有意义的文字,无非两种:一是能够影响人情绪、心境和思考的文字,简而言之,是打动人心,至于那文字激起的是涟漪还是波澜,是取决于文字背后的深度与受众者的体验;二是有趣的文字,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词句的趣味、故事的趣味、思想的趣味。
许久未写,不是没时间或者精力,而是写作欲的匮乏。一直在纠结,平庸的无趣的文字到底值不值得写。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岁月成为了过去,想起会笑的回忆。我不会为了写作而写作。我总是在想,无趣的文字与无趣的生活该是不值得,有趣的文字与有趣的生活又从何而得。
与其说我在思考有趣与无趣,倒不如表明是我表达欲的匮乏与渴望诉说的相互纠缠,是我安于现状的懒惰和理想生活的诱惑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