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里最关键的就是介绍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性思维的区别和应用。
对自己最醍醐灌顶的一点就是我认为的我正在读书学习成长就是成长型思维,其实成长型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对遇到事情是对事情的态度,而我的持续学习成长只是在认知上的成长,虽然认知上的丰富和改变会带来行为和思维上的改变,但不代表这就是成长型思维。
我想起太多自己固定型思维的经历。比如上班第二年我因为所带班级成绩不是很好,学校没有让我上高三,那段时间我的情绪一直处于崩溃之中,心里想的都是这个成绩就代表了我的能力,我是不行的,记得那个时候我对自己评价也是外强中干,我会很在意领导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甚至会有很多讨好学生的行为,只有听到学生对我评价很好的时候我才有好的感受,有时候会为了被学生的评价左右。并且似乎也找到了我听不进去别人建议的原因,我把别人给我的建议当成了对我的批评,对我的否定,现在我知道了行为只是行为,行为不等于身份,同时如果以成长型心态来看,那些都是通往更好自己的必经途径。
看看现在的自己和刚上班的自己,不管是知识储备,控场能力,授课能力都和刚上班时不同,现在的自己受学生喜爱,自己对自己也是很高程度的接纳,还有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所以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同时很震撼现在九零后零零后小朋友的想法,上次听到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同组的老师说“我刚上班成绩不好是肯定的,我也需要时间来积累和成长自己”,这是多么坦然的心态,也是多么真实的表达,这可能也是成长型心态吧。
还有固定型思维的我的生气经历。有时候我会害怕别人提出不同的声音或反对的声音,甚至有时候别人明明说的只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自己也能体会到那样思维的妙处,却偏偏被执拗的固着或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如果我探讨的对象是我的老公,我还会用生气愤怒去控制局面,去操控他,那一刻我在捍卫的不是我的观点,而是我脆弱的自尊心和不明确的价值感,甚至是我这虚弱的心,似乎我不坚持,我同意了你的意见就是对自己的否定,哈哈,现在想想那个场景那个自己好搞笑。
看看上周记录的关于公开课后的反思,哈哈,终于找到了更为合理的原因,是我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在作祟。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一切都是变化的,一切能力都是可以发展和培养的。我们的大脑是可以改变的,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大脑会变得更聪明和智慧。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就是要关注成长而非天分,表扬孩子的努力而非聪明。给孩子创造有挑战性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