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总给我很多思绪,白天的繁忙让头脑的弦一直绷着,晚上在黑夜的遮盖下,头脑也变得慢下来。藏在心底的情绪便渐渐的翻出来,偶尔是在听听歌的时候,偶尔是在无聊刷知乎,刷刷朋友圈的时候。所以这一次我决定提笔写下一点点感触,在这个即将三十而立的年纪,在我们这一代人,这一代90年左右出生的人都即将走入三十的关口的时候。
我出生于1990年,25岁前我从没觉得90年这个时间点有那么遥远,但随着时光的飞逝,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些年,感慨时光飞逝,真的每次回望过去的时候,才真真猛然发现时光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90年代一直于我有种别样的时代感,在我不断的回味和凝望中,渐渐有了一种胶片一样的质感,那个年代女孩的服装,那个年代的人的穿着打扮,那个年代的人所特有的风貌气质,都有着特殊的时代感。是中国社会从封闭到开放的一个过渡期。这样的对比中,90年代有了一种别样的丰富性,那个年代的音乐。
我出生于中国东部沿海省份的一个小乡村,距离中国最时尚的大都市上海直线距离只有百余公里。因为从小父母就去上海务工,那一代人,老家工作机会极少,但凡是个壮年男性,如果不是教师或者在政府机构,都会选择外出务工,所以我也在我很小的年纪,瞥见了大都市的繁华。就是这段早年的经历给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渴望走出去,这种不明所以的冲动一直影响我到大学毕业,后来去到美国。
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我又回到了我的家乡,开始了稳定的求学生涯,这段时光是我真真有意识的感受体会我的家乡,那个在那个年代,还没从落后的经济现状中走出来,还是家家户户,毗邻而居,世世代代相处一辈子的那个乡村。直到我后来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才知道,原来这种乡村的生活模式,百余年前就是这样了。那个时候生活节奏很慢,全家主要的精力都花在务农上。我的外公外婆,一辈子都与土地为伴,勤勤恳恳,老老实实,把青春,把一生都献给了土地,也用辛勤的劳作,养育了三个子女,也养育了我们几个小辈。
我所有的对于家乡的美好回忆,所有的对于故乡的思绪几乎都来源于我的外婆,我童年世界里那温暖纯真的内心世界,也来源于她的保护,来自于她无条件的爱。我还记得我刚上小学时,外婆因为不放心我自己走回家,都会提前来到校门口等我,虽说小学离家只有一两公里的距离,可在那个年代,没有汽车,外婆又不会骑车,靠步行来接我上下学。路过街市的时候有一家小面包房,外婆每次都会买个面包给我,那真是无上的美味。夏天的时候,坐在后屋处纳凉,吃着从田里摘下来的新鲜西瓜,扇着蒲扇。那个年代虽没有空调,但是却一点闷热的感觉都没有。现在回忆起来,虽记不清太多的事情,但是那种自由,幸福的感受却总是荡漾的心头,外婆的爱总能在我心底给我带来最温暖的的力量。
后来到了五年级,去到镇上求学,虽也只是离家十余公里,但对一个未曾看过世界的农村娃来说,却是另一种世界,因为当时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基本上还是七八十年代的教室,瓦房居多。镇上的小学都是楼房,建筑风格和现在差不太多,所以当时给我的冲击还是蛮大的,也很长时间不适应。那种无措的,一种无法融入的感受就一直伴随着我,加上我本身性格敏感,所以总是一种怯生生的感觉。
后来上了高中,大学,离家也越来越远,和外婆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也是从那时起,开始感觉到生活走向了一种分叉口,我好像要越走越远,外婆的生活,老家的一切,在个人的命运选择,和时代的发展这两种作用下,越来越远,老家,故乡成了回不去的故乡。
故乡的风和月,故乡的麦田,故乡夜晚皎洁的月光,故乡的星空,故乡的风土人情,都慢慢淡去,我一直是个游子,故乡成了一个近在眼前,却再也无法感受到的地方。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无法找到故乡的。都市化的进程不止在外在,更在人心中,年轻人都向往大都市,向往远方,我们头脑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互联网,自媒体,一切的一切都在让信息爆炸,让财富,让节奏变得快起来。现在从老家开车到上海,只需要两个小时不到,再远去哪里飞机四五个小时也准到了。这种便捷快速的交通方式,也在内心感受上将地理位置的距离缩短了。
人的关系也彻底发生了改变,城镇化带来的就是中国也像西方社会一样,慢慢的进入一种陌生人社会,你的关系网不再像乡村时候,一辈子可能就认识这个村里的几十个人。一切一切都变了。故乡也在精神层面渐渐消失了。
而我外婆,我可爱的外婆,也已离开我快两年了,时光匆匆,我该拿什么报答你的恩情,故乡的情愫,对您的思念,永远在我心中铭记。
月是故乡明,是因为有我外婆的爱,故乡已然不在,是因为我的故乡已经没有了我的外婆。
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