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年底都有总结习惯,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第五年。当持续做一件事情,回头再看时,总是很令人感到惊讶。自己都会不自觉发现原来一年内做过那么多东西。
在展开话题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今年是否坚持某种事情或活动能到达20次以上的程度?”同时,不妨想一想,除了工作外,是否还保存有其他的兴趣?
对于我自己,感触最深的是,两点东西的领悟。
第一、你不只一种可能”
有数据显示,90后的生活状态会与70和80后有极大的不同。具体表现为对日常普通事务的态度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70后-只要踏实认真做,这件事就挺好
大部分觉得一辈子在相同的领域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会在某个单位呆上一辈子的时间。而这代人应该是最幸福的一代人,基本好节点都被赶上了。
80后-别人说那件事情很酷
活在新时期下的第一代国人,接受了比以往多的多的信息。具体参考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看过很多原来世界外的世界,知道很多事情。幸福与矛盾的混合体,会觉得别人做的事情都很酷,自己却不太敢做相似的东西。
90后-我认为这件事情很酷
思维里以我为中心,不太介意外人的目光。曾经看过好奇心日报里有篇文章《你不用一辈子只做一样东西》。确实能清楚标示出这个时代人的特点。所以,你会看到媒体充斥着某某90后怎么怎么样的标题,只要我认为这很酷,这就足够了。
曾经看过有个90后的公司,名字叫扑通。问为什么是这个名字的时候,创始人说:“因为我们做的东西太屌太酷了,客户看了直接扑通一下,直接跪倒。
扑通的公司
对于可能性,还有一组印象特别深刻的东西。
关键字,日本、爱好、职业、业余。简单用三套图的方式表达相同一个人的不同状态。我被他们的生活震撼了,特别迷醉。
图片来源:图|Koji Takiguchi
大部分人,可能生活就是像上图一样。
不过真的每个人都有必要是这样么?答案是否定,特别是下面呈现的生活状态,三个字形容,怪、神、变。
设计师跨界例子
如果单纯回到设计师的话题,有不少类似的例子。譬如...
第二、最重要的改变!如何做选择题
选择是种智慧,特别是已经迈入或即将迈入社会的朋友们,想必在自己的路上都做了不少的选择。当能力值越高时,摆在面前的道路也更高。有句话说的很好,有时候成功并不是靠勤奋,可能只是你选择对了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选择题呢?简单分为两个步骤:
- 确定重要的
- 排除多余的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工作和不同生活的个人,我们会讨论很多适合于这两个步骤的方法,但是,我们一定会返回到最基本的两点:选择最重要的,让其他一切不重要的给它让路。
我的回答是:摆脱束缚,只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将选择的选项放到最重要的维度看,是否对这件事的实现有帮助,幅度有多大。那么,选择自然就容易,也明白该放弃的是什么。
少的力量,不是越多可能就越好
上文已经谈过,你应该不止有一种可能。但是,有个前提其实并没有提及。那就是真的越多越好么?相信大家肯定知道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其实,我理解应该是这样
多可能(选择面尽可能多,最好有跨界的可能)
少分心(每次只集中于一个唯一的目标,将它变成习惯)
没错,生命的目标不是提高效率,然后省下时间去做更多的事;相反地,增加工作效率是为了更完满地享受生活。
当挑战来临,就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我准能成功地跨越面前的一切堡垒。并且同一时间我只专注于一个目标(我的“唯一目标”)而不是想着立即去完成所有的事情。
第三、那么,属于你的2014感悟(总结)是什么?有感觉么?
我就已经做到:
1、坚持做线上分享,今年做到了线下分享。
2、作为二本学校的学生,能得到很多大牛的认可(拜第一点所赐)。
3、 养成早起的习惯,每天坚持做到6:30起来发公众号“主动设计”的文章,已经是有296天了。
4、利用番茄工作法,生活有秩序且有效率。
5、每天能坚持3-4天慢跑。
6、利用断舍离整理物理和心理空间,简化生活。
7、成功独立创作完成第一本书籍。
8、成功弄出第一个个人网站。
9、通过吸引力法则,认识比以往时期都多的奇形怪状的人和事。
10、做了以上这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外,还抽出时间照顾刚出生的女儿。
我自己
我做了些什么?
从业快5年,分享了259篇东西。少年变成大叔,很庆幸我还没有特别讨厌设计。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批评和调戏……_
这段时间线下活动,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
"你有那么多时间弄这么多东西么?"
我往往回答是,如果你热爱一件东西,你会不知不觉花费很多时间在上面。可能会忘记时间,当然一定要提醒朋友们注意劳逸结合,身体健康。
每次分享我应该要说“抛开任何问题,健康永远排在第一位”.
设计师
做为创意者,我该如何回答技术进步快速的问题?
网友:
我看到师兄的设计水平最近一年有了质的飞跃,大大超越了2,3年前,我想问问师兄是怎么做到的呢,中间肯定也有很多故事吧!令我崇拜的师兄可以分享一点吗!
我:
没有说特别的东西,唯一特别是,我写文章的频次高了很多。从原来一个月一次,到差不多每天都写。因为要写,每次做东西可能会更用心一点。唯一的解释可能就是如此。因为要说出来给别人听,自己做的每一步都会很仔细的思考~
其实对着快速进步的问题,我以前总能找到千奇百怪的方法告诉你怎么做。但是,自从我看过一个前辈做的东西后,感觉我那种方法只是小皮毛。
他的方法类似与三维解释,往往我们做的是二维解释。所以看到差距了吧,凭什么说他牛,是因为他是对整个领域只是知识点的贯穿式分析,具体方法如下图。当具体用到某种类别是自然能很轻松的回答那些细碎的问题。
以下这段是他对这个东西的解析。
从旅行到《城市中国》,via:姜珺
我是一个旅行者。我的旅行大概分两段,一段是我办《城市中国》杂志之前,大概在2001年到2004年之间,跑了国内一两百个城市;另一段是2010年从《城市中国》引退以后,开始有更多时间在国外旅行,迄今为止已去往近五大洲近六十个国家。应该说,大部分新鲜的旅行还是属于陈丹青先生所说的“无知的游历”,一则是因为我对城市问题的兴趣,二则是希望能通过游历来答疑解惑。走完这些城市以后,光拍摄到的照片就有上百万张,因而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把海量的城市信息整合起来?最后我决定按照一种统一的框架来检索,也就是说把每个城市的主题按照这张图解里的几大功能类型及其关键词来归纳。最终的结果是每一个关键词的背后都有上百个城市关于同一关键词的材料,比如“博物馆”,点击进去就会出现上百个博物馆,这样你就可以对不同城市的博物馆进行比较。这个整合过程比材料本身更为重要。
关键词整合的结果是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关城市空间的结构,我们可以把这种结构与1933年的《雅典宪章》[1]进行比较,它把城市分为生产生活消费交通和行政几大功能分区,而我在这个图解里面所做的工作也大致如此,区别在于我不仅将这个图解应用于城市,也应用在具有一定自治能力和社会生态的村庄、社区和微型国家,这样就涉及到了我在中国馆策展中强调的“分形”概念,也是对《雅典宪章》的一种修正,这部分我之后还会提到。
以上部分虽然和设计无关,但是看过三体的朋友,你会明白蚂蚁看东西是二维,人类看东西是三维,你能保证没有更高维度的世界么?这好比你是设计师,如果只盯着设计师看,可能永远只是用蚂蚁的视角看世界。那么人类的视角,甚至更高生命体的视角呢?
写作者
做为作者,基本不赚钱的写作带给我什么?
创作本身很苦闷,如果谁说有趣极了,估计我要马上蹦起来反驳。
一开始,我确实认为创作,尤其这类型长周期的活动很有趣。细分到每个环节,每章节每章节的书写和绘制是极其痛苦的事情。过程是琐碎繁杂,曾经有多次想放弃的冲动。
很庆幸坚持下来,也变成你看到的这么一个东西。
从个人角度,其实并不是特别满意。或许就是上面所说,通过收集素材和整理思维,发现有更多的可能,还有更多比你做的好的事物。
提笔写这个应该早已写完的设计总结时,才发现,原来整理这么多资料。很多朋友问我该怎么提高设计水平,我觉得定期总结这类型的项目。是一种十分棒的自我提升手段。
当3.01g的容量和1053个文件摆在你面前时,再回首那段时光。能亲切的感受到里面的温度,就像一壶盛满热开水的水瓶,散发着暖暖的气味。
分享人
做为分享者,每次做的不同,是对自己的尊重
感谢大家,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刚开始分享,只是希望找个地方记录些应该留下点记录的地方。最后,发现这东西能够让人对待设计时,能够以更高更好更严格的标准要求。(做的太烂都没脸见人了......)
感恩一直在鼓励的网友,更要感谢提出残酷批评意见的朋友(你们是真爱)。还有服务过的两间公司的小伙伴。
设计是一个很难单兵作战能完成的工作,你们都很棒很专业
线上:为什么做一个公众号
用最简单的话回答,应该是强迫自己收集整理创意的地方。通过一年分享下来的236个案例,自己的眼界高了很多,对周围的事物敏感许多。因为一有空闲就会想这么个问题,今天推送什么?前期一般需要看超过30篇东西,再挑选出1——2个,配上自己的小感想,每天6:30左右推送,才能完成整个的过程。
看似很容易的事情,其实坚持下来真心不容易。
线下:提高品味的硬性手段
- 优设分享
- 站酷分享
- 庞门正道分享
- 学校分享
在广州的几个高校同样有类似的线下分享,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现在设计的热度居然那么高。除了设计师和爱好者,不少朋友还是来自于千奇百怪的行业,太令人感动了。
学习者
做为学生,我应该做一幅大脑图
如何你了解程序员,你会发现他们有张这样的脑图,说明要完成全部的程序员技能所需要的具体技能点是什么。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这张图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大。
(图片内容是在MOOC上的数据科学家养成计划路线图)
其实,换成设计师也是如此。设计的范围会越来越大,需要学习的部分会越来越多。与学得多相比,懂得如何选择具体的路线更重要。这或许是任何学习者,无论你在校还是在职或者退休的同学,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业余时间,选择重新返校的原因之一。在前辈们引导下,需要知道具体选择哪一条路线是适合自己。
这段时间做的PPT是过去5年总量的1倍有余
每次见面,总是需要展示这段时间的研究成果。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东西整理放到PPT里,每次约莫准备30页PPT,一年下来也有大概300页左右的储备量。
而我自己觉得这是一种整理自身方向的好办法。当你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的东西是什么的时候,别太期望别人都懂你在干什么,那或许只是你脑海里一个不太实际的幻想罢了。
这段时间思考的东西是过去的2倍
能看出设计除设计本身外,还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导师从来不会关心我们具体的专业水平如何。他很自信,相信你跟着他的方法,水平肯定是没问题。唯一关心的是,你的魂是不是在每次的教学课堂里。
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是每次见到总有新的想法,他每次都能带来些新的思维。要求很纯粹,希望我们做多点关于基于社会公益和创新的案例。
聪明人不仅是学习成绩优异,更重要的是有独到的学习方法。他们学完会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不像大多数学生凭记忆来求取好成绩.
聪明的学生追求的是把知识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大的画面。这也就是我所说的知识整合法。把学过的知识画出一幅全景图,建立起一个知识体系框架,即体系学习法.
艺术专业,我们真的要拼天赋么?
当你决定去学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人,因为他们根本懒得学。当你坚持去学一样东西的时候,你每坚持一天,就超越了一大票在这个领域的人,当然,你每懈怠一天,又有一票人超越了你。如果你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善于归纳和总结,有意识不断否定自己,不断发现自己之前的缺漏,你就又超越了很多与你有同等工作经验和学习时间的人。如果你掌握了一些正确的方法,思路,以及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力,你就再超越了那些闷头学习和工作的人,走到这个领域的前列。
粑粑
做为设计师,我给女儿的礼物
在女儿出生前画了这么一组东西,尤其是做视觉的同学。有些东西要明白,不一定是用金钱能换回来,同样,你可以通过你的技能产生些有趣的礼物。(这个东西还真不容易买到)
总结!
对于选择,其实并没有对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只要不是活得非常非常好,就会后悔。很多人只是羡慕成功者,却没有看到失败者。至少我们不会崇拜他们。当然成功可以成为英雄,其实失败了也不要紧,因为起码你已经是个挑战者。
最后想引述一段今年看过最值得回味的文字,结束2014。
<贡献和回报>via:王建硕
打个比方,一个作家,可以关注自己写的稿子的质量(就是自己的贡献),也可以关注自己的稿酬。只对自己稿酬感兴趣的,却不关心如何提高自己写的文章的质量,他会是一个越来越失败的作家。相反的,如果把所有激情投入提高自己的文章质量,而不关心稿酬的话,他才可能成为伟大的作家。
再见,2014
加油,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