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我的生活是围绕着日记打转的,我的日记是围着目标打转的。我觉得只有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才能开始心无旁骛地执行,否则也只是无头苍蝇乱撞一气,白白耗费体力。
我个人在制定目标方面有三步骤:发想----确立----分解。任何一个目标都要经过这三道关卡之后,我才会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
发想阶段:这个阶段是来者不拒的,很多人也会停留在这个阶段。比如,翻到一本杂志里面的旅游专题就想要去旅游,看到别人朋友圈里晒的自制蛋糕,就想自己学。这个时候是最为美妙的阶段,因为可以尽情地畅想如果我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会多么开心。
我有时候走在路上,冷不丁就有想要做的事情。但是我不会急着把它记下来,而是任由它在脑中发酵。这些灵光一现在我眼中只是一个碎片,本身不具有价值,也不值得我去关注。
确立阶段:发想阶段的我每天都有目标清单在脑中形成。但是往往一些一时兴起的目标,没过多久就会退出我的脑子。有时候我翻日记本看到自己以前想要完成的事情,都觉得莫名其妙。在这里我不怕错过什么,没有那种“怕遗憾”的心理。因为,我看到了世界的无限可能性,我绝对不可能把所有带感、有趣的事情做完。所以,与其鞭策自己:再不疯狂就老了。我更会问自己:人生非得疯狂不可吗?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只要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慢慢耕耘就行了。
所以,那些零碎的发想如果只出现在我脑中一次,而且很快被我淡忘,被生活的琐事冲走,那么我的大脑已经帮我排除了一个无效目标。那些三个月之后,一年之后我还念念不忘的,我还反复有实现冲动的目标才会被我注意到。我会仔细端详它,自己分析它。
因为被我反复想起的目标,要不是对我有用,比如重要的考试。要不是对我很重要,比如锻炼左手。
然后我会在这个阶段了解这个目标更多。比如曾经我想学做蛋糕,我就会翻看面包店经营书,参加制作面包的课程,在体验和深入了解中,我会预估这个目标需要多少精力,和这个目标实现后给我带来的满足感,哪个更高。所有的事情都能找到意义,但是困难在如何找到那个最有意义、最有益的。
分解阶段:在上一阶段确立目标后,需要把这个目标编进自己的生活里。我的脑内顶多畅想5-6年左右的事情,再长一些我对于自己的成长速度和社会的发展速度就难以掌控,这种糊里糊涂的情况下定下的目标也只是水月镜花而已。
然后我按照3年一个阶段去划分,预估每个3年里我最需要什么技能,然后把目标妥善地放进去。比如毕业找工作需要熟练掌握office软件,那么这个目标就必须放在毕业之前实现。
越是长远的目标,越要少使用数字,多使用形容词,和自己的价值观联系起来。
越是眼前的目标,越要多用数字,少使用模糊词汇,和个人的效率现状联系起来。
我现在的情况是,有一个6年长度的提纲挈领型使命,3年为以单位的目标组合框架,1年为单位的数字化目标,季度为单位的贴近现实的目标,最后就是每一天需要的最小的待办清单。
这种方法能让我的目标群整个立起来,我能在长期中看到短期执行的重要性,也能在短期中看到现在琐碎的事情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对于我来说,定目标就像在脑里面搭积木,看看它会不会立起来。
スクリプトドクターの脚本教室・初級篇 三宅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