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 除夕

过了腊月二十三,年的气氛越来越浓。气温明显在回升,周围的温暖也伴随着年的到来,在心中聚集,化作早春的喜悦,神清气爽,步履轻松。抬眼看那远远的天空,都是那么的透澈,那么的湛蓝。

路旁的树上,早已挂好了五彩绚灯,灯杆上大红灯笼,红的喜庆,红的耀眼。商场繁忙,行人匆匆,一派节日景像,明天就是春节了。

是记忆中的年代,腊月的三十,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忙什么,要过年了,过年最大的乐趣就在除夕,繁琐,紧张,启盼,释然。尽管累,累得心干情愿,尽管繁复,又尽享其中的甘甜。

谁家在炖肉,肉香飘飘渺渺,那味真正的淳厚,做肉的肯定是个做饭的老手,下料,火候,厨艺都把握的恰到好处,不是一般的等闲之辈,及至见到屋里的真正主人,哇塞,原来是个上初中的小姑娘。

白白的馒头刚出锅,又暄腾,又匀实,筷子绑上五根牙签,沾上洋红,轻轻的点在馒头上,衬着瑩白的馒头,那叫一个喜兴,那叫一个知足,谁蒸的馒头,就是那小公母俩,一个吹笛一个捏眼儿,干什么都是合作着来,不过经常看见的,那个小伙是满头大汗的。

窗台上翠绿的腊八蒜,经历月余的醋泡,应该是能食用了,想到是醋泡的,那酸酸的,又稍稍带点蒜辣,这时的嘴里已经是津液满口,只有流淌的份儿,想收都收不住的。

大人和孩子们,穿戴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提前都要在浴池洗澡,顺便又理了发,那是用一张二角陆分的澡票,加上一张三角五分的理发票,毫不犹豫的付出,那个年代的一点点福利。

好喝两口的,托门子,找路子,七拐八绕的也要淘换来两瓶名酒,最好是“茅台”,“西凤”,“五粮液”,大不济也得是“二锅头”,啤酒嘛,多多益善,多少全收。

花生,瓜子,糖果是一定必备的,那个年代虽然都是限量,但也保证充足,收拾干净的桌面上,摆上几个果盘,在过节的几天里,招待客人还是很风光,很有面儿的。

上灯时分,拉开大圆桌,摆好椅凳,全家老老少少,按辈份围桌而坐。桌面摆上瓜果梨桃,热炒冷拼。一面磕着瓜子,嚼着花生,一面东拉西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瞎聊。

饺子,一定要在晚上包,全家齐上阵。打好肉馅,兑上韭菜,虾仁,调上香油,包出的饺子一咬一肉丸,那叫一个香。不过,饺子一定在交子时刻,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下锅煮熟捞盘,沾上腊八醋吃,那才是规矩,那才是正宗。

吃的,喝的,用的一并备齐,好了,晚上的重头戏才是灵魂,才是大人和孩子最最期盼,最最激情的时候。零点一到,家家鞭炮齐鸣,处处火树银花,忍着呛人的炮药味,看着浓浓的花烟升腾着,融化在深深的夜空里。心绪,伴着烟消云散,顿感开朗,在来年的启福愿念里得到升华。

那个年月,简单,朴实,欲望不高,日子有滋有味。

过年盼除夕,除夕夜,爆竹声中一岁除,启盼来年福满门。其实真正的却是,人,又大了一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除夕,号称“百节之首”,是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 除夕是旧年的最后一天,因而有“岁暮”“岁除”“除日”“除...
    章雪峰阅读 2,254评论 6 10
  • 饺子(jiǎo zi),又称:水饺,是一种有馅的半圆形的面食,因为形态微扁,于是还有地方上叫做“扁食”。饺子被称为...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3,807评论 0 4
  • 又是一年腊八节。上班前,女主人已经安排今天让小内弟一家跟着出去逛一逛,顺便去轻工市场选购质量可靠的水管。所以今天中...
    海滨公园阅读 497评论 1 6
  • 别人家的青春年华: 读出来, 俱是声色琅琅; 写下来, 俱是字字如蝶。 轮到我记录自己的青春, 却是如秋风中飘零的...
    Miracle_晖晖阅读 114评论 0 1
  • 学生们在月考,教室里只有沙沙的写字声。突然一只麻雀飞入教室走廊里,时不时得撞向透明的窗户,大概是在寻找出口吧。看...
    醉仙斋主阅读 1,218评论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