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过年:除夕

除夕,号称“百节之首”,是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

除夕是旧年的最后一天,因而有“岁暮”“岁除”“除日”“除夜”之称。

除夕也是新年的前一天,所以兼具“除旧”与“迎新”的双重意义。

这一天,唐朝人仪式和活动很多,过节过得非常有仪式感。

上午“插桃枝”“贴春书”“悬春幡”“画虎头、书聻字”

有些仪式,是从上午就在家里开始忙活的。

一是“插桃枝”。

这里的“插桃枝”,是真的从桃树上摘下新鲜的桃树枝条,插在家里门户之上。

为什么要插桃枝?盛唐宰相张说在《岳州守岁二首》说得很明白:“桃枝堪辟恶”,也就是说,桃枝可以辟邪驱鬼。

在我国人民的文化观念中,桃这种植物,蕴含着吉祥如意、祈福祝寿、辟邪逐鬼的文化意义。

传说夸父追日,渴死之后,“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就是“桃林”。夸父逐日的目的,是追求太阳永生不死的秘密。所以,夸父最后化成桃林,是夸父以另外一种形式获得了永生。桃,因此成为吉祥的植物,有了长寿之意,所以,古人生日喜欢寿桃。

桃是早春植物,是春天到来、季节变换的标志性植物;同时,桃“易植而子繁”,果实多多,是带给人们丰收的植物,所以还有多子多孙的祝福之意。

桃的果实、果仁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人据此认为,桃可以避邪驱鬼。所以,《庄子》说“插桃枝于户,……童子不畏而鬼畏之。”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御览》总结得更好:“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门以压邪,此仙木也。”

还有,“插桃枝”要注意,一定要摘取桃的东南枝、或东南方向的桃枝,才会有避邪驱鬼的作用。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东南方向是向阳的方向,该处桃枝接受日光较多、阳气更重的缘故。

二是“贴春书”。

“春书”,又叫“春帖”,用纸制成,上面有五言或七言绝句,内容一般与过年、春节、春季有关,然后粘贴于门、窗、帐、屏风等处。

当然,当时的皇帝宫廷、高官府第,也有用金银、罗帛作材料,通过剪裁刻镂制作“春书”的。那是土豪,咱老百姓不学他们那坏毛病。

“春书”在诗中也有反映,盛唐诗人张子容在他的《除日》诗作里面就有一句:“帖牖作春书”。

这个“春书”,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春联的先声。时间上也很接近,目前公认的第一对春联,就是形成于唐朝以后的五代时期。

据《蜀梼杌》的记录,说第一对春联是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所作:“蜀未亡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昶命笔自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孟昶题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时间正是除夕,而且,他是嫌弃学士辛寅逊的“春书”词句不好,才提笔自己写的。

可见,辛寅逊刚开始时,是按照惯例在写“春书”,但他只是考虑了内容的吉祥,没有考虑形式的对仗。结果,人家孟昶文学水平高,大笔一挥,内容又吉祥,形式也对仗。Okay,春联就此诞生。

三是“悬春幡”。

“春幡”,就是青色小旗。唐人认为,服用器物应顺时而变,春天的色彩应为青色,所以青幡是春的象征。

这种“春幡”做得大一点,可以在门口或窗户悬挂起来,以示迎春过节之意。晚唐诗人薛能在《除夜作》中写道:“幡悬井邑新”,前蜀诗人牛峤则亲眼看到了“玉钗风动春幡急”,都是说悬挂的春幡;

这种“春幡”做到小一点,可以戴在美女们的头上。温庭筠《咏春幡》就写的是美女们戴在头上的“春幡”:“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直到宋朝,辛弃疾还能看到:“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四是“画虎头、书聻字”。

《酉阳杂俎》记载:“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疫病疠也。”

为什么画虎头?因为虎吃恶鬼。这种说法源自《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因此,在黄帝他老人家的亲自提倡之下,人们开始在门上画虎头。这样,鬼若入门,就是自投虎口,可以避邪。

那为什么要书“聻”字?正式解释是,“人死为鬼,鬼死为聻。鬼之畏聻,犹人之畏鬼也。”

书“聻”字,鬼都会害怕,所以也可避邪。

这就算当时的门神了。

虎头、“聻”字,当时都得用手写和画。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还要等到中唐以后。而印刷术的大规模应用,还要更晚。所以唐朝普通老百姓家里的门神,基本靠手。

下午“驱傩”

上午在家里忙活,下午则主要是“驱傩”这种户外活动了。

“驱傩”,是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驱除疫鬼的仪式,以祈求新的一年人人健康平安。这是一种产生于上古时期的宗教仪式,神秘而又古老,一直传承到唐朝。

在唐朝,“驱傩”可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种。

官方的,叫“国傩”。综合《新唐书·礼乐志》等史料的记载,“国傩”仪式是这么办的:

国傩由太常寺主持,“太常卿及少卿押乐正道西阁门,丞并太乐署令、鼓吹署令、协律郎并押乐在殿前。”

事前要彩排,“事前十日,太常卿并诸官于本寺先阅傩,并遍阅诸乐。”

时间是除夕那天的下午,地点是紫宸殿前,“以晦日于紫宸殿前傩,张官悬乐”。具体时间点应该是在宫廷晚宴活动之前进行,以烘托节日气氛。

紫宸殿,是唐朝长安城大明宫建筑群中的第三大殿,地位次于其南的外朝正衙含元殿和常朝宣政殿。

仪式的规模比较大,仅配合仪式的“跑龙套”人员,当时叫“侲子”,就有500人。他们要“衣朱褶素襦,戴面具”,六人一列,列阵于紫宸殿前。“侲子”,就是指参与驱傩仪式的12-16岁的童男童女。

具体仪式怎么弄的,我也不懂,大家自己看:“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右十二人皆朱发衣白口画衣,各执麻鞭(辫麻为之,长数尺,振之,声甚厉)”。总之,是装神弄鬼真忙就是了。

上文中的那四个“方相”,要说明一下,是指我国古代神话中的“逐疫驱鬼之神”。

仪式的观众很多。虽然是在皇帝宫殿之中举行,但仍然允许百官家属、普通百姓入宫观看,“其日大宴,三五署官,其朝寮家皆上棚观之,百姓亦入看,颇壮观也。”

民间的驱傩,主要的过程和上面差不多,只是和“国傩”相比,手笔没有那么大、人员没有那么多,场面没有那么闹而已。

晚上“守岁”

守岁,就是除夕这天晚上不睡觉,以通宵守夜的方式迎接新年到来的一种习俗。

要知道,唐朝可没有央视春晚和赵本山,长夜漫漫,天气又冷,这个夜可怎么个守法?

人家就是有办法。

首先是吃饭,吃一家人在这一年中最团聚、最豪华的饭。

当然,这一天,皇帝有时也会请官员们吃年夜饭。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民,就这样干过。他不仅请人吃饭,还留下一首《守岁》的诗: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最后四句,就是主要在写除夕之夜的宫廷,梅花开放,张灯结彩,君臣欢庆,共度良宵的热闹景观。

稍晚一点唐高宗、唐中宗时期的诗人杜审言,很荣幸地参与过这种除夕之夜的宫廷年夜饭。他的《守岁侍宴应制》描述了当时宫廷年夜饭时谈笑风生、灯红酒绿的奢华场面:“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

毕竟唐朝是盛世,官员家的年夜饭,也不错。公元716年(开元四年),张说正在岳州(湖南岳阳)刺史任上,他家的年夜饭既有酒菜,还有歌舞:“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歌舞留今夕”。

而且,张说府上还插了桃枝,大放爆竹庆祝新年:“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唐朝人把“爆竹”又叫“爆仗”、“爆竿”。诗人薛逢《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一句,说明到了早春时节,爆竹的灰都还有遗存,可见过年时燃放爆竹的数量之多。

下一个活动,要在庭院中点起篝火,在唐朝那时叫作“燃庭燎”。

《太平广记》记述了一次让唐太宗李世纪颇感丢脸的宫廷“燃庭燎”,他是咋丢的这个脸呢?

有一年除夕,李世民为了庆祝国泰民安,决定在宫廷隆重举行“燃庭燎”仪式。当时,“盛饰宫掖,明设灯烛,殿内诸房莫不绮丽,后妃嫔御皆盛衣服,金翠焕烂。设庭燎于阶下,其明如昼,盛奏歌乐。”

李世民见此情景,不禁有些得意地问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这个场面跟隋炀帝时比,哪个更气派?

是的,各位没看错。李世民问的就是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那么,萧皇后是怎么出现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宫廷里,和他一块儿过年的呢?

原来,江都之变中隋炀帝杨广死了,但萧皇后并没有死。得以幸免的萧皇后,带着幼孙和皇室诸女,先后流落于叛军宇文化及、窦建德等处。后来她被远嫁东突厥和亲的隋朝义成公主,迎居到东突厥的定襄。贞观四年大唐名将李靖攻灭东突厥,于是萧皇后等人又回到了长安,在长安城兴道里居住。此时,萧皇后是受到李世民的邀请,来到宫中过年的。

萧皇后受到李世民的询问,只好回答说:当年隋朝宫廷“燃庭燎”,不像现在烧的是普通柴禾,而是烧的香木,一般用沉香木和檀木来烧。而且,也不是只燃一处庭燎,而是在所有宫廷院落中,设几十处“庭燎”。只要“庭燎”的火稍小一点,就要用油浇火,使得火焰腾起数丈之高。“一夜之中,则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石”。一夜的香木燃烧之后,散发的香味可达几十里之外。同时,宫廷的房子里,不用点灯燃烛,“悬大珠一百二十以照之,光比白日。又有明月宝夜光珠,大者六七寸,小者犹三寸。一珠之价,直数千万。”

李世民听得目瞪口呆,表示呵呵。

唐朝皇帝都只能呵呵,普通老百姓家里“燃庭燎”更只能用普通柴禾了,还是盛唐诗人张子容的《除日》里写的,“拾樵供岁火”。我们就随便捡点柴禾,意思意思就行了。

“燃庭燎”之后,再回到房子里,家里人一起做个游戏,叫“藏钩之戏”。

“藏钩之戏”的创意,据说来自汉武帝的“钩弋夫人”,她又被称作“拳夫人”。传说她从生下来就两手攥拳,从不伸开。见到汉武帝时,她的双手才伸展开来,手中还握有一钩。汉武帝娶她回宫后,当时的女人纷纷仿效钩弋夫人,攥紧双拳,人们称这种姿态为“藏钩”,并发展成为游戏形式。

“藏钩之戏”是一种多人游戏。在玩“藏钩之戏”时,要将所有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人暗暗将一个小钩(如玉钩、金钩、银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本组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中,再由另一组人猜这个小钩在哪个人的哪只手里,猜中者为胜。胜者有奖,败者有罚。

有此颇具趣味性的多人游戏,可以想见一家人可以破解没有央视春晚和赵本山、电脑游戏、手机彩屏的寂寞和沉闷,长夜不再漫漫了。

显而易见的是,这个游戏的难度比较大。

虽然难度大,但当时也有狠角色,能把这个游戏玩得如有神助。《酉阳杂俎》的作者段成式就见过这么一位。

这个人是荆州人,叫高映。当时,段成式找来了100个人,分为各50人的两组。高映这厮不仅猜对手十有九中,就是自己本组的藏钩之处,他也知道得一清二楚。于是大家向这位姓高的高人请教,问他诀窍。高人说:也没啥特殊的,他就是仔细观察所有人的举止表情,“若察囚视盗也”。看来,此人察言观色,颇有一套。

这个“藏钩之戏”,在李商隐的诗句中也有反映:“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还有人在守岁时搞封建迷信活动——“镜听”。这样做的人,基本都是丈夫远行未归,自己一人独自在家的家庭妇女。她们一般是秘密地把古镜放在自己胸口,出门偷听人家讲话,以听到的第一句话,来占卜预测在外的丈夫是否平安及何时归来。唐朝诗人王建曾写诗描述此事:“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

“镜听”活动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妇女们可以用“镜听”,来占卜预测丈夫取得功名的时间。只怕这个功能,更受广大妇女同志们的欢迎。

最后来个正能量——有人居然在守岁这样的欢聚时刻,非常严肃地做年终总结!据《唐才子传》载,著名诗人贾岛就是这样式的人。他在每年除夕守岁之时,“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细心阅览,去粗存精,年复一年,岁岁如此”。

不是有个说法吗?——一个人的未来,是由你晚上8点到10点在干什么决定的。原来人家贾岛早就懂这个道理啊。现在知道为什么他的诗写得辣摸好了吧?

传播完正能量,我们还是回到守岁这个事儿。奉劝各位守岁还得适可而止,过了零点就行了。毕竟明天就是元日,还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否则精力不济,容易出差池。

这样说,是因为教训在前。唐朝大书法家、“柳体”创始人柳公权,就因为守岁过度,精力不济,第二天就丢了个大丑。

但这事儿不是发生在除夕,而是发生在正月初一。那就明天再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