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团长》的短评区,大概是豆瓣读书里硝烟味最浓的战场之一。
一半人在痛骂翻译与无聊情节,一半人一如既往地享受着村上的作品。
也难怪,从故事情节本身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太大的惊喜。就像是村上热爱的长跑,他的书有着技巧性的节奏,始终保持了十足的耐心、平稳的情绪和不慌不忙的冲刺。就连主角都很熟悉,总是徘徊在迷茫虚无之间的中年男人,慢条斯理的爵士乐和西式料理,神秘不已的人妻或少女,以及逐步揭开隐秘面纱的奇幻世界。
如果不小心掉进情节里,就会感受到全然的失望,因为这本书无论是悬疑或是情感都非常弱。刨掉故事性,逐步浮出水面的,就是他通篇隐喻中想表达的真实面目。
这一次,村上春树探讨了一个关于创作的故事。
平静下的诡谲波澜
中年肖像画画家“我”,在结婚周年之际突然遭到妻子的离婚请求。
生性温和的男人默默无言接受了,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公路旅行。散心归来后,便在朋友父亲空置的郊外山间宅子里住下。
“我”在山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朋友父亲是知名日本画画家雨田具彦,早前因病重搬进了护理机构。一次意外中,“我”在阁楼发现了一幅雨田具彦不为世人所知的大师级作品,名为“刺杀骑士团长”。
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接踵而来,开启了一场犹如跌入兔子洞的旅程。
借苦痛以得自由
一天半夜里,“我”在居住场所的画室看见了“幻象”。
原本应当住在护理机构的雨田具彦,以“幻象”形式一动不动地坐在画室里,凝视着墙上的《刺杀骑士团团长》。
这幅画倾注了雨田具彦一生的愤怒与痛苦。
那一年,他两情相悦的恋人被纳粹残忍杀害,唯一的弟弟参加侵华战争退伍回来后自杀身亡。他在历史剧烈漩涡中失去了最珍贵的两个人,他画下《刺杀骑士团团长》,背负着这无人可说、无处可怨的痛苦。
“雨田先生在某个时间节点——哪个节点不知道——画了《刺杀骑士团团长》,将全然无法诉诸语言的事物作为语言赋以画的形式。那是他所能做的一切。一副出类拔萃、遒劲有力的作品。”
“在那幅画中,他将自己未能实际达成的事项换成一种形式即改头换面地实现了。把实际未发生的事作为应该发生的事。”
《刺杀骑士团团长》凝聚了雨田具彦的精神力量,从而开启了一个意念世界。而“我”理解了这幅画,为他刺杀了画中的“恶”骑士团团长,是为他了却临终心愿。
艺术创作是表达自我的窗口。而书中雨田具彦的画作甚至被称为是“从他灵魂中剥离出来的东西”,其中隐藏着真实的、最隐晦的、不可抹去的自我。
雨田具彦一生创作了无数的优秀作品,《刺杀骑士团团长》因为其强烈意志而成为其中巅峰,他以此封存了青年时期的愤恨悲恸,幸而临终前终于得到了自由。
这难免会让人想到,多年来坚持创作的村上春树,写着相似的男人几乎是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变异,那必定是倾注了部分的自我。
创作窥探的意识深渊
如果说雨田具彦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主角“我”过去则一直都在单调的肖像画里掩埋自我。
直到生活在山里,他才慢慢感觉到有什么呼之欲出,开始了想要自由创作的想法。在这过程中,他面对着手下的作品,一次次不自觉的回溯自我历史,被迫从潜藏的意识里窥探到那隐藏的痛苦、恐惧与邪恶。
他曾经在年少时痛失妹妹,多年来这份愧疚一直深藏心底束缚着他,甚至影响了对妻子的选择。那种无奈的自我麻木、无从寄托的痛苦,终于在创作的回溯里被迫见光。他像爱丽丝一样闯进了梦境,那兔子洞投射了他内心的恐惧。
她说“我知道您向来对黑暗狭小的地方怀有强烈的恐惧心理。进入那种地方,就没办法正常呼吸。对吧?但即使那样,您也必须决心进到里面。若不然,您就不能得到您希求的东西。”
“这横洞通向哪里呢?”
“我也不知道。前途由您本身、您的意志决定。”
只要不揭开伤疤,就可以装作若无其事。但是一旦开了头,只有正视恐惧才能走出恶的心魔。在村上构筑的荒诞意志世界里,他需走过那象征着妹妹死亡的黑色山洞,12岁妹妹的声音指引着他一步步往外走。这一段直白地把人类内心世界形体化,讨论人掉落“恶”的深渊的危机。
那么到底什么是恶?便是人的黑暗面。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胆怯与憎恶,画家“我”不断探索着绘画对象的言行举止、心理变化,在画作上勾勒出完整饱满、甚至过于真实的人物形象。
英俊绅士的神秘男子免色,家底丰厚独自住在山中,唯一遗憾是多年前相爱又去世的女友,诞下了一个疑似属于他血脉的孩子。“我”笔下的“免色”,对过往有着危险的偏执与贪念;善良老实的画家“我”,面对妻子离开也只能缄默不语,极端时却也有着想要人性命的疯狂。“我”笔下的奇异男子,似乎总是在警告“我”不要靠近……
在这里,创作是危险的、难以捉摸的,甚至可以勾勒人性,甚至有自我意志的分量。
书中多次出现对表象和深层含义的描述,看似在谈论绘画,其实阐释的是村上的写作观念。例如,“好比在海底发生地震……在内在无意识的领域发生巨大变动。”“将自己本身的秘密信号打入画的深层,不让别人看到。”
而画家“我”最后的诉说,显然也是村上的自我隐喻——在能够熟练把握、控制、面对艺术的力量之前,创作者需要不断地练习,直到能够创作出巅峰之作。
《刺杀骑士团团长》算不上上乘之作,但至少是没有保留的诚意之作。
人们总是说村上春树在重复自我,但我觉得他并不需要所谓的突破。
他一次次回溯历史凝视自我,一次次重回那漆黑的兔子洞里,无限接近他想要表达的边界。
这从始至终,都是他与自我的斗争。
资料参考:
1.村上春树在《刺杀骑士团长》里讲了个什么样的“理念”,上海译文,https://www.sohu.com/a/217576773_166568
2.老年、净化与复苏:再论《刺杀骑士团长》,默音 ,2018年03期《小说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