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识》 作者是自己很尊敬的女神--陈春花教授。 读这本书是想对管理有新的认知和厘清,系统学习管理的理论,并能更好的实践。
这本书讲了八个管理要点,分别是管理、组织、组织架构、领导、激励、决策、计划、控制。 企业中会存在这些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进行管理,结果却相去甚远?为什么这样多的人,陷入无效甚至毫无意义的工作中?影响人们有效工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导致这些问题的核心因素就是:“没有很好理解管理,对管理相关理念理解存在误差,才会导致管理行为的偏差,才会无效的工作”。虽然在读MBA《组织行为学》里面也有这些概念,但自己感觉理解还是不够深入。陈教授的这本书是基于很多实践得出的中国管理知识,对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受益会非常大。
很多事情都会追朔本源,回顾管理历史会发现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解决了劳动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行政组织管理阶段,韦伯的行政组织与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解决了组织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第三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包括人际关系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郝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解决了激励与满足感之间的关系问题,波特的竞争战略解决了如何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德鲁克让我们了解到知识员工的问题。
德鲁克的观点:“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性就是成就。”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效率。 不过西方国家总结的管理理论,虽然启蒙了中国企业经营者,但也需要结合实践实际去摸索自己的理论,而陈教授用了20年总结出来 接地气的管理知识,围绕着管理误区展开,比如她提出的观点“管理须用问题做导向,勿用成就做导向。”“管理的关键在于问题发掘是否准确到位。”
她认为管理有三重价值,第一重价值是发挥员工的价值。第二重价值是激发员工的潜力。第三重价值是激发团队的潜力。 我会根据拆书RIA将本书八个部分进行拆解。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R 管理的理解 书中陈老师的观点: 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I 说了什么 我们常常看到企业的管理者每天忙着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但是对于下属应该做什么,对于每个岗位应该做什么却不做分析、不做安排,结果每个员工都是凭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理解,凭着自己对于企业的热情和责任在工作,出现的工作结果就很难符合标准。 管理者经常会评价下属三个词 “悟性”“领会”“揣摩”这可不是什么好词汇。这说明上级对下级没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其实管理就是每一层管理者确定下一层级的管理者所要明确做的事情。而很多管理者会有这些误区。自己以为表达很清楚了,但是没有进行反馈和确认,最终可能不会出现好的结果。
A1-联系旧知 我曾经遇到一个这样的情形。一个领导在通过电话来指导下属工作,电话里面大部分内容是指责,老觉得他很笨,觉得很累,自己还很生气,哇啦哇啦的。后来很有意思的事,他这边刚挂完电话,挨骂的这个人接着给我打电话,第一句话问我,你给我讲一遍,他刚才要求我啥,我光觉得他在骂我了,别的啥都没有听进去,你给我说说呗!(因为我在这个领导旁边) 然后我无奈笑笑,逐一告诉他1、2、3. 其实反思这个例子,管理者应该很明确下属的清晰的职责,但是也不是说今天指导下属做1、2、3件事情,而是要告诉下属目标是什么、达成目标的路径是什么、关键任务是什么。
A2-激活新知 突然想到《清单革命》,虽然是讲项目管理的,但是这个工具可以应用在管理上,指导下属可以用清单管理, 清单是列出工作流程、要点、注意事项的工具。但是管理者可以引导下属去做这个管理清单,明确职责、关键任务、计划。这也是很好的应用。 同时也解决了权力下放的问题。
拆书让人重新思考,很有意思。收获很大!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