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苏州的车上,一位约12/3岁的小男孩在说可乐与矿泉水的故事,听众是小男孩的妈妈和一个约5岁的小妹妹。也吸引了我这位喜欢窥听的怪阿姨。
“妈妈,你应该买可乐而不是矿泉水。你看哈矿泉水和可乐都是3块钱,但是矿泉水什么也没有,所以还是买可乐划算。你说是吧,妈妈?”
妈妈不说话,难道是在心里默默的盘算麽?反正我是真的计算了一番。
小男孩见妈妈不说话,又开启了说服模式,滔滔不绝像念经的小和尚。
“妈妈,矿泉水和可乐价钱差不多,而且可乐比矿泉水好喝很多,所以买可乐划算又好喝……”
“你叨叨的烦死了,别吵了,再吵不带你出来玩了……”
这么精彩的辩论就这样戛然而止了,但是小孩子有一点比较好的就是会快速转移注意力,但并不代表他们会忘记这些事儿。
动车一开动,他又开始跟妹妹玩。模仿列车播报声音“莱蒂丝俺的杰特曼,欢迎乘坐……”,“女士们和先生们……”,小妹妹在一旁乐的咯咯笑,不停地问“妈妈,'女士们'是什么意思?”
他们的话题继续着,很快就进入到“妈妈的吐槽大会”。小男孩说,“妈妈,你不是说放假了带我们去迪士尼玩吗?你说话不算话”
“我记得说好的给我买那个芭比娃娃……”小女孩奶声奶气的“控诉”。
这些场景是不是非常熟悉,应该是每个孩子童年都会经历的事情。
什么才是“乖”孩子
我一直是家里的乖乖女,因为“乖”有很多好处。
记得每次妈妈去赶集(安徽农村的一种说法,类似于去超市买东西)为了不带我,总会先跟我说“在家听话,回来给你买吃的”,第一次第二次听还有惊喜,也会小小期待一下,次数多了再也不信了。最多等妈妈回来以后小声的抱怨一下,抱怨的多了,她也烦,会直接吓唬我“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那时年少最害怕的话应该就是“不要你了”吧。
我在父母的教导下,按照“乖”的标准做事,其实也不知道“乖”是什么,大概就是“听话”吧。
他们说:“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回家种地”
我嫌弃种庄稼太辛苦,非常努力的学习;
他们说:“咱们家穷没有钱,不能乱花钱,而且你是老大,更要懂事”
自小我记得最深的话就是“我们家穷”,可笑的是小时候跟邻居家小孩放学路上会因为“比穷”输了而非常生气;
妈妈说“我们家没钱”,所以想要的东西不敢提,因为那样就不是“乖小孩”;邻居家的大人总是“夸”我很懂事,学习成绩好还不乱花钱;老师也“夸”我懂事、刻苦……我太享受这种被“夸赞”的感觉了,但是又常常觉得寂寞。
小学时觉得乖等于听话,等于好好学习,不乱花钱,等到县城上学之后“穷”是让人非常难堪的事儿,看到喜欢的东西不敢买,却还要假装不买不是因为没有钱,只是单纯的不喜欢而已。就这样逐渐隐藏自己的喜好,到后来竟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
中国普通家庭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几乎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父母常以多重“乖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童年价值观还没建立起来的时候就造成混乱,有的要么“揭竿而起”,要么“懦弱到底”。
《寻梦环游记》里的小男孩米格那么坚定自己的音乐梦想,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像他那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点点小小梦想的萌芽,很容易因别人的“泼冷水”或者坚持路上的“困难”而放弃,但如果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会完全不一样。
写作思路:从矿泉水与可乐的博弈入手,阐述父母干涉孩子的表现欲和好奇心的影响,加入心理学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