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所谓深度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东西不止看它浮在表面的东西,而是往深入去挖掘,甚至看到别人所未见的东西
唐君毅先生在《说读书之难与易》一文中对深度的读书方法写的极为透彻,这里引用一小段:
见文字平铺纸上,易;见若干文字自纸面浮超凸出,难。见书中文字都是一般大小,易;见书中文字重要性有大小,而如变大或变小,难。顺书之文句次序读书,易;因识其义理之贯通,见签名文句如跑到后面,后面文句如跑到前面,平面之纸变卷筒,难。于有字处见字而知其意义,易;心知著者未言之意,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难。
本书分四个部分:提问、解码、操练、融合,分别展示了深度学习的一个侧面,既相互独立又深度互联,综合起来可成一相对完整的体系。
虽然本书是讲的深度学习法,但是并不是提倡,对所有科学的材料,都以深度的方式去学。
提问
非问题导向的学习过程
1.订立学习计划
2.实施学习
3.回顾和整理
能做到以上三步的已经是比较优秀的学习者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整个过程中,学习者扮演的只是吸纳者或者是搬运者的角色。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对,那么不妨问这样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这本书?
2.你划线或是做笔记时,你是依据什么来判断哪些值得记,哪些不值得记的?
3.在你为你的笔记做完了所有的整理,或是画出一张完备的思维导图之后,你真的觉得一切都完成了吗?
这些疑问对于教育心理学家已经司空见惯,他们一直在研究和烦死这类学习模式--【直线传递模式】,他们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构建主义】的模式,即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简单的吸收而来,而是主动的构建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一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一个丰富的情境中,去探索甚至撞击那些新接触到的知识,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交互之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构建主义模式应该思考的四个问题:
1.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的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的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上述四个问题中,第四个问题最为特别,因为他肯成为一种长期的认知任务,使学习变成看一个富有挑战性、持续的征途。
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他所希求的知识是没有边界的,为了找到问题的解,我们可能会寻访任何可能的线索,查阅任何可能的有益的资料,而不受既定观点的束缚。
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的了。总还会有些事情可以做;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和猜测之后,我们可以将任何解题方法加以改进;而且无论如何,我们总可以深化我们对答案的理解。
我们不仅仅可以向自己提问,也可以想其他人提问,向高手求教,向智者参习。但是归根结底,这些问题还得由我们自己来解答,别人的帮助只是一种推动,但心智构建的过程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
问题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一个优秀的深度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他从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那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被问题所困扰和折磨,同时开启之后的求知之路。
解码
对所学知识无法转述;一味的强调资料收集,这两种情况大同小异,问题都出在,我们面对如此多的信息材料,只会做最浅表的加工,没有从深处审视,更不用说去下一些【解码】的功夫。
解码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理解。
理解通常只涉及对字面意义的解读,常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也无需做太深入的思考,并且理解应遵从本意,不可擅自演化。而解码则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不同的解读者对于统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看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意味。正如提问一章所言,你心中有什么样的问题,其实也决定看你观察的视角,从而就可能做出不同的解码。但是解码虽无一定之规,却还是有高下深浅之分。
举例【会说话的小黄鸭】模型
孩子关心的是小黄鸭说了什么
家长关心的是小黄鸭是什么。首先它是一个玩具,而不是一只鸭子,然后他们会对这只鸭子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做出判断。
对玩具工程师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会思考和设计小黄鸭有哪些功能模块,会考虑它的电路结构以及声光效果。
基本的解码方法,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原本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文本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写作、表达的手法)
是否善于对信息材料进行解码决定了我们对知识掌握的效果。教育心理学新近观点认为,对某一事物的知识掌握,应区分了解(knowledge about)和知晓(knowledge of)两个层次。比如对于跳伞这件事情,仅限于了解的人,固然可以头头是道说出跳伞的标准操作步骤,而如果被问到一些非常规性的问题,可能就会茫然无措,而掌握知晓层次的人则可以基于对跳伞设备的内在原理的理解通过一定的思考和推理后得出解答。
此外,解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常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新信息,如果不经解码,则不可能使其与我们原有的知识体系整合。对信息材料的解码,其实就是内在知识重新构建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新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家把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士,分为【常规型专长(routing expertise)】和【适应型专长(adaptive expertise)】两类,其中具有常规型专长的人具有一个基本固定的知识体系,可以以很高的效率把他们所接触的信息材料按照已有的框架进行分析,而具有适应型专长的人则可以不断进化、扩充他们的核心能力,扩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来迎合需求和兴趣的增长。这两种专家的差异的构成,一个主要原因是常规型专家所接触的材料,往往是在一个固定范围内的,比如一个象牙塔内的学者,一生只看他所在学科的理论著作,那么他的知识体系就是固化的,他只能应对和解决在一个特定的理论范畴里的问题;而适应型专家常常主动去涉猎那些查出领域范畴之外的、非常规性的、情境化的问题,不排斥各种新鲜的经验刺激,所以他们的知识系统能够不断地扩展。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就是一个适应型专家,他们可以有意识的构筑一个信息解码和知识扩展的良性循环:
福尔摩斯说华生,你只是看,你并没有在观察。评论家充当的正式福尔摩斯的角色,他需要机遇对象构建现场,借助工具和细节,找到一条通路,然后发现真相。评论就是评论家将他观察的途径暴露出来。在原本的意义上,电影是一次性的作品。多数人只有一次机会对他进行观看。影评人对于打扎的第一层价值在于定格,第二层价值在于在线,第三层价值在于提供那条通路的入口。
解码的三条观察和思考途径:
1.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2.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3.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操练
心理学研究到现在,在学习领域,可以成定论的东西不多,但有一样东西是肯定的,那就是【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它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有一些求知的领域,天然就具有做中学的条件,甚至不做中学是不可想象的,比如办公软件等的使用,还有游戏,是一种典型的操练式学习,玩一款游戏所必备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内嵌机制来习得,比如在大多数的RPG游戏里,显性的游戏规则和操作技巧等知识可以通过完成一系列的新手任务来渐次学习,而隐性的游戏战略技巧、情势洞察等方面的知识则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浸润方式习得,这两种方式都使得学习变得悄无声息。除此之外,游戏中的操练还具有一下三个特点:
1.提供即时和丰富的反馈,包括视觉听觉甚至触觉
2.营造动态和多边的情境
3.湿度的挑战性构成对学习的激励
这三点特性,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尚有踪影,因为广义上讲,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也是一种游戏,但是在学习者自学过程中,却显得稀缺。所以一个有追求的学习者必然会面对自学时如何对知识进行操练的问题。
操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
变构学习模型认为:构成学习者思维独特性的并非是他所录入的观点序列,而是他有能力启动和调用的关联。
反复练习的价值,在于使某些认知活动可以自动化进行,从而为思考时所用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腾出宝贵时间,以用于更具策略性的活动。
【一万小时理论】只适用于棋类、音乐、体育等技能性以及边界清晰的领域。
自学时进行操练,首先要解决的2个问题:
1.操练的意识。目标操练的重要性,懂得主动和积极地进行知识操练。
2.操练的方法。可能是受别人启发,或者自己的探索领悟,总之他知道选取合适的方法对自己所钻研的领域进行操练。
具体的操练方法(把知识当做一种技能来学习)
1.写作式操练
涉及到知识的重构,《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写博客》一文中说到:“书写是更好的思考,教是更好的学”。
2.游戏式操练
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象情境,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境的变化,在这样的操练中,思考着往往会得到比原先更为深刻的领悟。
3.设计式操练
调用已有知识,去通过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设计式操练有一个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来综合性、创造性的调用知识。
总之,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构建,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知识的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景和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不再固守书本,不再去做僵化的记忆,而是让我们赋予知识以灵性,以更好的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融合
为什么要融合?
普通学习者的知识组织是一种树形结构,每个知识点就像树叶一样是分散而独立的,只能与上一级连接。可是现实中的问题,往往要调用不同枝桠上的叶子,而这时,缺少融合的弊端就会显现。
学习高手通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联系,甚至当不同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
只有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这些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
融合的效果:
1.迁移
例一:生物化学家伯纳德通过查阅德国纺织业的染料文献发明了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甲基橙剂测定技术。
2.印证
印证是一个意识-潜意识-意识的相互交替的过程,潜意识作用的发挥,并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在此前有足够的有意识的思考,这种思考的作用,是把很多知识的原子激活起来,为潜意识阶段的思考提供素材,然后在潜意识阶段,这些原子就自发的游行碰撞,在脑中快速组件各种各样的组合,并且这些组合之间相互竞争,直到最佳的组合自动涌现出来,上升到大脑意识的层面。
3.互补
互补式的知识融合,是指我们可以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个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融合的关键,是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干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治时间隐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