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资源,粗略来分:钱的资源和时间的资源。即使是最穷困的人也有时间资源。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大部分来自于这些资源的配置不同。
你有关注过自己的资源都配置给哪些事情了么?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清楚的记录下来,然后一一去核对是否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大部分对于自我普通的期待就是比现在更好一点,不管是经济状况、发展状况或者健康状况。依次为标准来核对一下每天的资源配置是否符合这样的期待方向。
例如在淘宝上剁手了穿不了几次的衣服,这种做法就不是有助于未来的经济状况;
例如暴饮暴食而又不运动,这种做法就不是有助于未来的健康状况;
例如每天下班后就是打游戏或者出去娱乐,这种做法就不是有助于未来的发展状况。
一个人的生活犹如一个公司的运营,这些资源如何配置,决定了一个人的战略走向。就如一个公司的资源如何配置,决定了公司的战略走向。
英特尔的传奇CEO安迪•格鲁夫说:“要了解一个公司的战略走向,要看他们真正实施的是什么,而不是看他们说要实施什么。”
就如同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战略走向,要看它们每天真正在做什么,而不是听他们说想要做什么。
从小到大我们已经有了对于学习根深蒂固的认知,即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好好生存一定要好好学习,可是,大部分人只不过是“想学”了一辈子,而没有真正去学过。就连那些从小都学的一些技能都没有学好,例如写字。
克里斯坦森教授在他的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讲到:“任何一个战略,不论是企业战略还是个人生活战略,都是从数百次日常决定中产生的,它是关于如何安排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决定,是关于如何分配人、财、物的决定。生活中的每一个有关如何分配精力和金钱的决定,都表明了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你可以尽情地谈论自己的生活,谈论有什么清晰的目标和战略,但是如果你投入的资源和你的战略方向不一致,这些谈论都毫无意义。”
为什么大公司几乎宿命般地会面对“创新者的窘境”呢?原因就是大公司的资源很难为了“颠覆式创新”而配置。资源仍然会集中在那些成熟的业务和产品上,新的产品很难唤醒足够重视,并拿到足够资源。
例如当年辉煌的柯达公司,其实早在1981年,柯达就曾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大约只有10年时间准备向数码摄影技术过渡,但是他们却未能足够关注这种新技术。在2002年第一部数码相机开始销售时,柯达已经了解这种技术近20年。然而,柯达公司却没有在数码相机上配置更多的资源,造成了在数码相机时代开启之后,柯达的命运就是在2012年递交了破产申请。
例如当年的巨无霸诺基亚公司,20世纪90年代末和2000年左右,诺基亚已经成为全球移动电话领域的领导者。然而当更多公司开始专注于互联网,因为人们开始理解数据而非声音才是通信行业的未来。但是诺基亚的核心是硬件,始终没有真正投入资源在软件系统上,直到2013年,当诺基亚硬件部门被微软收购时,诺基亚创造的辉煌最后被终结。
对于个人而言同样也是如此。资源错配会经常性地发生。在进行资源配置时,我们总是会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能迅速、清楚地获得成果的活动上,也就是说,总是会不自觉地把资源放在那些能立竿见影取得效果的活动上。
我们会优先做那些能立即带来回报的事,那些需要很长时间的工作,需要长达十年数十年才能看到回报的事情——比如培养孩子成长,比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身体更健康,总是容易被忽略。
为了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我们要慢慢训练自己养成延迟满足的习惯,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这个实验的最初目的是研究为什么有人可以“延迟满足”而有人却只能投降的心理过程。然而,米歇尔在偶然与同样参加上述实验的三个女儿谈到她们幼儿园伙伴们的近况时,他发现这些少年的学习成绩与他们小时候“延迟满足”的能力存在某种联系。从1981年开始,米歇尔逐一联系现今已是高中生的653名参加者,给他们的父母、老师发去调查问卷,针对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方面提问。
米歇尔在分析问卷的结果时发现,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实验并未就此结束。米歇尔和其他研究人员继续对当年的实验参加者进行研究,直到他们35岁以后。研究表明,当年不能等待的人成年后有更高的体重指数并更容易有吸毒方面的问题。“但是这都是参加者说的,和他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难免有些出入。”米歇尔解释说。
每个人都要提醒自己:必须确保分配的资源和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是一致的,要养成延迟满足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