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人的帮助下,李老太终于把东西寄了出去。她直起身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长出了一口气。
这些东西本该早些时候寄走的,但这些天一直下雨,被耽搁下来了。
她把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慢慢地一折一折叠好,然后和那仅剩下的几张零票摞在一起,十层八裹地包在一个看不出颜色的布头里,小心翼翼地揣进贴身衣服的口袋中。
她来到街上,四周打量一下,就在一个台阶上坐了下来。她想休息一会。
小镇不大,一眼就可以望到头。一个诺大的广场,四周冷冷清清地开着饭店、邮局、农村信用社,几家杂货店,门可罗雀。一栋白色的二层小楼里,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在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什么。唯一的一趟班车,通向一百多公里外的县城。
一阵凉风吹来,夹裹着浓浓的湿气。李老太抬头一看,半边天都暗了下来,看来又要下雨了。她顾不上休息,急忙起身往家赶去。
她的家在十几里外的小安村。紧赶慢赶也要走上好几个小时。
小安村说大不大,説小也不小。几十户人家好几百口人。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多少年前,曾是方圆几十里的好地方。许多外村姑娘,做梦都想成为这个村的媳妇。
但不知从那一年起,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到如今,只剩下了十几个老弱病残。
她的儿子三年前也带着孙子搬到县城住了。孙子大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可一连说了好几门亲事,都没有成。女方一听说在城里没有买房,一个个都没有了下文。
孙子结婚了,儿子两口子也跟了去。一个在工地上出力气,一个在饭店里给人洗盘子。还欠着银行好多钱呢!
天越来越暗,雨也零零星星落了下来。李老太急忙把那空了的蛇皮口袋顶在头上,加快了步伐。好在不远处有一个凹进去的山崖可以避雨。
她刚到那山崖下,大雨就倾盆而下。路面霎时间泛起白光,接着升腾起一片水雾。一道道水流上,漂浮着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泡泡旋转着汇集一处,流向路边的低洼处。
李老太把口袋垫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然后从包里拿出一块饼子啃了起来。忙了一天,她还没有顾上吃饭呢!
儿子买了新房那年,她也去城里住过几天。巴掌大的地方,一家人挤得透不过气来。没两天,她就闹着回到了村里。
儿子放心不下她一个人在农村,坚持要接她去城里,可她说啥也不愿意。
一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二是也舍不得那几亩地。她身子骨倒还硬朗,那地里的收成,怎么着也够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她还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种上一些瓜果蔬菜。自己也吃不了多少,就把那些能凉的凉、能晒的晒,整理后寄到城里。自己种的吃着放心,又可以给孩子节省一些花费。
她今天就寄过去一大袋子的豆角茄子干,儿子一家可以吃上好一阵子呢。
天慢慢黑将下来,雨也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李老太不由地着急起来。还有好几里的路要走呢!中间还要翻过几道山梁,一条小河。她回头望了望,多么希望此时后面能过来个人带她回家。
她知道这是个奢望。这几年,除了村子里有老人去世等一些大事的那几天外,这条路上是很难见到一个人影的。更何况现在还是一个雨夜。
她知道今晚要在这个山崖下过夜了。好在现在的天气还不太冷。她把身躯往里挪了挪,眯起眼睛打起盹来。她实在是累了,终究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她渐渐地进入了梦乡。她见到了儿子、孙子、重孙子,还见到已经去世多年的老伴。他们都在对着她笑。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突然一阵沙沙声将她惊醒。一些碎石土块,不断掉落在她的身上。她霎时明白了什么,急忙爬起身想离开崖下……
一个闷声响过,暴起的尘土也被大雨慢慢地压了下去。
世界一片雨声……
第三天,村头的王嫂接到一个电话,让转告李老太,东西收到了。并说过几天就会带着家人回来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