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旷野后,放得下人情世故

回头看,细节里全是答案

仰头望,生活里皆成故事

人要闯,马要放,路在人走,事在人为。敬我不能,尽我所能。

第一百六十五个故事

终于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燃烧了年少时种进细胞里部分纠缠不清的执着和情怀,烧尽了它们肆意妄为的束缚和捆绑,属于自己的那片净土还能干干净净滋养着清醒、理智。

那便是跨越山海,流浪在街头,从思维的缝隙里一点点拽出扎根于深处的盘根错节,抬起头望,我应是喜自己描绘的这一方天地。

走向旷野后,莫名其妙的人情世故不那么重要,世故的只是愿意待在世故里的人儿。

有人说:这代年轻人要学着断亲断友,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压力,年轻人快窒息了,用顿感力去面对这个世界,也许能好些。不少姐妹说走出抑郁症的第一步是断亲,新年第一关,是断亲。

原来我们和这个世界在不知不觉中,被隐形的力量拉得这么近,近得让许多人都希望通过某一种方式去隔绝,变得有一定的距离感。关系不是归宿,别人也不是,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归宿。

我们是人生的旅客,初来乍到时,欢喜也曾战战兢兢着,身体住在父母家里的时候,眼睛里是外面的世界,在那个家里,通过少许的信息,幻想着未来长大后踏出去混的模样,一年一年的累计,终于长大了,终于做成了自己眼中的游子。

做游子的第一步便是把理想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进行碰撞,走着走着,发现要进行撕裂了,在撕裂中找寻平衡点,生活便有了缝缝补补的一次又一次,人也在一次次的破破烂烂中进行一次次的缝缝补补,可生活不曾停驻。每一次对生活的低头,便是对自己的一次抬头,于是就有了人生旷野的旅途,再漂泊到家时,是个新人,新人在社会的规则里,不受旧规的束缚和绑架。

新的人生,在未来的流浪途中待着新生后的每个人,一次次的出走,慢慢埋葬曾经努力长出来的模样,是残忍的也是必然的。我们从来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更不是时代下必须的产物,我们只是一个有着生命力的活物,找着来时舒服模样即可。人生只需用尽全力体验,带不走的留不下的也都欣然留在它原来的位置。其实旷野,也只是自己看到的旷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