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米南徳认为,只需遇见朋友的影子便算是幸福的了。
这句话真真切切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真实样态--友谊,变得多么遥不可及。亚里士多德曾说,最好的法官把友谊看得比正义还重要。友谊各种各样,通常由欲望、利益、公众或私人的需要建立和维系。因此,越是掺杂着其他的动机、目的和利益的友谊,就越难有其美好和真诚的东西,也就越无友谊可言了。(《蒙田随笔》蒙田,刘烨编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4 第32页)。
孩提时代,童心未泯,言语不记,今天好了,明天又不好了,一会儿不好了,一会儿又好了。这种真实和童稚不是瞎闹,也不是不长记性,他是孩子当下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恰因为真实,因为纯粹,在下一个人收到这份“礼遇”的时候,他便会有切身体会,所以闹别扭耍小性子会随着体验的增加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而越来越少,多的是对对方的尊重与珍惜。这时候的友谊,虽然浅薄但却纯粹,没有任何利益、义务、私心,真挚,纯美。
中学生往往刚一上中学,最怀念小学的老师,他最单纯的比较是我们小学班主任如何爱我们,如何认真,如何好。那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最初接受的“别人”其实就是事无巨细的班主任。初中因为性质不同,老师们放手多了,自主多了,他们反而会怀念启蒙老师。其实他们留恋的就是老师对他们如父如母且又如师如友般的信任和付出。这是孩子断离母性呵护的又一表现。“朋友是另一个自我”,我想,他应该说的是我们在选择友谊时,一定会以自己的喜好来作出取舍,即所谓“情投意合”。
及至高中,独立性增强,选择意识强烈,开始用自己的标准去选择朋友。相同的价值观和做事的能力,决定了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坚守标准。这时候,我们往往就不那么容易的走进孩子内心,听到孩子完全心口相一的表白了。这时候的友谊就是人生路标选择的开始,也是孩子独立于社会的雏形。也许你会遇到终生挚友,不论何时何地,各种情况,不远不近,从不靠近,也从未远离。但永在心头。这种友谊在同性中发展,就会是合作伙伴,在异性中发展,就会是情侣。但不一定都是闺蜜或者哥们,因为闺蜜哥们都有反目的那一天,而这种友谊是融进对方的心里,见与不见,都在心里。
最奢侈谈友谊就是走上社会后,在感受了多种复杂后,人的心思也复杂了。竞争是最大的敌人,让一切美好都暗藏杀机。单纯的人用本心待人待事,却会被有心的人看成心机深。于是乎,受伤多次后,单纯的人也会主动披上刺猬的皮毛,随时做好自我保护的准备。更可怕的是,我们已经没有可以信赖的人。似乎多说一句话,就会有暗箭穿心。有人为了名利,有人为了荣誉,有人为了家国,有人为了民族,有人为了历史,有人为了未来,人的复杂性就在于你总是看不透、摸不清。在年复一年的修炼中,友谊渐渐离我们而去,留在心底的是童年组织的回忆。这种基于生活的友谊是普通的友谊,也有多年积累的友谊相伴者,确实令人羡慕。于这万千世界实属难得。
论友谊,是对人性的认识,是对情感的究根问底。也许论不出什么,但让我们有了反观人生的机会,也是难得。还是米南徳说得对,只需遇见朋友的影子便全是幸福的了。大概,那个朋友的影子会是我们一生去寻觅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