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爱写字的围观群众,我从未专程写过一篇关于周杰伦的文章,倒不是不喜欢他,相反,我还时常叫嚣着我是他的脑残粉。
这种脑残不是会疯狂地叫嚣着“周杰伦我爱你”,也不是追着他去看他每一场演唱会,更不是守在电脑前刷关于他的每一条新闻然后无脑吹,而是一定意义上的冷静,某种程度上只关乎喜欢的脑残。
最近很喜欢他的《一点点》,是很简单的旋律,也不是有新意的曲风,甚至都没有他从前的情歌惊艳,但不知为何,听着听着就感觉入了心。明明没有过伤情过往,却很容易被带入歌曲中的情境里,有时甚至能听到眼泪落下。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可在关乎明星的话题上,我向来理性,就像我从不觉得明星和演员和歌手身份相等,它们都是职业,只是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交叉罢了。
再说回周杰伦。
前两天《人民的名义》热播,b站有个很火的视频,是某特厉害的up主剪的关于全员黑化的同人频,背景音乐是《以父之名》,很多人说这首03年的歌放在现在也丝毫不显得违和,也不会有任何过时的感觉,还说,这是周杰伦的暗黑神曲。我不是个懂音乐的人,但就是觉得,当那个旋律响起,就能给人一种罪孽深重的感觉,当那一句“罪恶时间到,我们一起来祷告”出来时,会真的让人想去忏悔,直至最后的超脱和荒凉。
他的音乐有一种魔力,会让人爱上,会让人沉溺。
而他的人,也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标杆,即便从来不去追他的演唱会,不去买他的专辑,不去刷他的新闻,却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关注他的新歌,偶尔听说有了他的动向,会莫名激动许久。说实话,做为一个成年人,我不太喜欢那些追星追到忘记自己的人,也很不喜欢因为主体是爱豆就无限洗白的套路,这种行径会让我觉得恶心,也会让我不理解,为什么可以喜欢一个人连三观都不要了,尤其是喜欢的这个人,他的目的不过是赚你的钱而已啊。
当然,可能再过一百年,我也没办法理解这种心境。
可是,喜欢了一个人,就会想,他会是怎样的人呢?
一个除了音乐一无是处的人,一个完美无缺堪比神明的人,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简简单单的普通人。
毫无疑问,已然站在华语乐坛顶端的周杰伦已然不再平凡,可我还是倾向于他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所以会有脾气,会犯错,甚至会因为一个错误而累积更多的错误。这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他也没有三头六臂,所以他必然不能免俗。
就像他的《超人不会飞》里说的:我到底是一个创作歌手,还是好人好事代表?这首歌也有些年月了,但是我依然很爱,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奈感,那种不得不把棱角抚平迎合这个世界的悲凉感,在这首歌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歌之前,他还是那个有个性的周杰伦,唱过《四面楚歌》,也唱过《外婆》,可这首歌之后,他为人圆滑了,善于自黑了,习惯了在同行面前谦虚过头,也接受了一些行业的潜规则,于是他渐渐过成了市场愿意接受的样子,也渐渐过成了接近平庸的样子。
这样的他已然趋近于完美,可我并不觉得,这会是最好的他。
可是他终归是周杰伦啊,是那个能在颁奖礼上说出“因为我是周杰伦”的人,是那个在韩国不愿意用韩语打招呼的人,也是那个在无数个采访里说“我是中国人”的人,他的性格那么鲜明,又怎么会被时间慢慢磨平了呢?
所以事实证明,他的血性还在。
我并不认为他的行为有礼,可我也不认为,一时激动之言会让他翻不了身。事情的发展明明已经不限于是否说了那个“滚”字,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最重要的本应该是后续的态度,却不知为何,现在的网民似乎只接受事情最开始的样子,无论后面发生了什么,也不论究竟有多少真相多少想象。
这是宽松的网络环境下舆论的最大特性,一条简笔新闻可以写出一篇数万字的阴谋论,并且能够自圆其说,在这种自圆其说下,任何事实都要靠边站。
事实和网上的事实处于两个平行的时空,它们源于最开始的事实,却又常常背道而驰。
我总在想,一个人类,因为口角之言犯了错,那么他应该如何?文字道歉?视频道歉?还是一辈子为它赎罪,再也抬不起头来?或者干脆,他就应该不得好死?
很多人说,身为偶像,就应该时时以身作则,是啊我也觉得,所以当周杰伦再不是当年的周杰伦时,我深觉惋惜,但我也知道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他的影响力决定了他的行为饱受限制,但这不代表,他就该一辈子再不犯错,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完错任由错误发酵而不去采取一定措施。
但是很明显,他以很快的速度了解了事情真相,又很快地发布了道歉文字,次日又发布了道歉视频。起码在我看来,犯了错,知道改,即便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首先做的不是狡辩,不是打马虎眼,而是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私以为,其实这样就够了。
如果这样不够,那么假定这是个既定的事实,要如何做才是最完美的回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假设,假设任何一个我是周杰伦,假定那样的情况,我们都骂了不该骂的人,我们应该做什么,才能得到自己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