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艺术研究讲解之导演思维的重要性构建
电影导演艺术研究讲解之导演构思(下)
讲解人:萨日娜拉格
六、导演思维的重要性:
导演把文字的描述变成画面视觉的呈现,就要用到镜头、画面、剪辑等方式对影视作品进行创作。
文字语言是抽象的,但是视觉却是具体的,导演要以画面的形成展示给观众,就需要把她所理解的文字变成画面。
要得到观众的喜爱还要添加一些演出技巧。
导演思维的重要性体现在七个方面。
1.导演思维决定剧本的呈现:
导演对社会、生活、艺术的理解不同都会影响到作品创作,对剧本也会根据理解有不同选择,负责文字性的语言转化成镜头语言,将剧本中的故事搬上大荧幕,让观众能够享受到视觉、听觉的双重震撼。
在进行拍摄前,会认真观摩剧本,根据剧本的内容和题材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专注观众对于剧本感兴趣的点,对这些点进行细节化的处理。导演还能够通过影像,赋予剧本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张艺谋导演《英雄》,每种色彩都有独到之处,使得故事本身更加富有戏剧色彩。
2.导演思维决定演员的选择:
找演员对一部作品来说有直接影响。
导演对演员进行选择,是导演思维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导演选择演员有很大的自主性,剧本角色会受到演员自身影响。在选择演员时,会根据剧本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人物特征、寻求剧本角色相近的演员。
在拍摄过程中,导演会把自己的意思与意识,传达给演员,讲解自己所想表达和表现的艺术情感,影响演员的表演,影响作品的直观表现,呈现演员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
3.导演思维决定叙事手法:
电影的叙事手法是以蒙太奇手法为基础衍生发展而来的。在叙事手法上,不同的导演会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
运用细腻丰富的手法缓慢的讲述一个故事运用粗犷简单的快节奏的方式去表达不同场景和不同人物。
导演目的:
为了通过电影这种具有形象性和纪实性美学艺术的载体,敏锐的感受自己描写的对象,抓住最突出的特征,以强烈的感情注入、构成、鲜明、新颖的艺术形象,揭示出事物本身固有的美,从而使作品具有充分的感染力,吸引观众。
4.导演思维决定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是电影艺术的造型语言,它给人以直接的视听感受,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感染力。
任何电影作品,都是由一个个镜头按照一定的规律通过视觉画面被制作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摄影师拍摄长短镜头,快慢镜头时,也需要导演的指导,所以说镜头语言也是导演思维活动影响作品的一种方式。
5.导演思维决定画面语言:
不同导演对艺术的理解不同,对画面的选择也不同。同一个场景在不同的导演看来画面的拍摄方法是不同的。
比如:冯小刚导演的作品大多比较接地气,很平民化,很现实。
而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则体现着一种恢宏的大气。
6.导演思维决定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是利用实际拍摄所得的素材,把镜头剪辑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影片。
即使相同的素材、不同的导演,其剪辑和呈现的作品也会大不相同。
随着数字技术的全面进入,计算机逐步取代了许多专业设备,并在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发挥重大作用。
电影制作从专业领域扩大到电脑游戏,多媒体、网络、家庭娱乐等更广阔的领域。
7.导演思维决定包装宣传:
电影作品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受包装宣传的影响,不同的导演会采取不同的宣传风格,其社会影响力和观众认可度也必然会大不相同。这凝结了设计师与主创人员的创意和智慧。
大部分观众去影院看电影是因为它的前期宣传。其中,电影海报是作品形象设计及传播方式之一。
七.导演思维的具备:
(一)创新思维
(二)艺术思维
(三)文本感知思维
(一)创新思维:
影视:丰富多彩的内容,广泛的精神素材、易于获取的优点,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激烈竞争媒体市场中,进一步的提升竞争力,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空间,创新显得十分有必要。对于一部作品而言,其创作和新颖性通常取决于导演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
时代性:
电影是通过画面的形式来表达艺术,表达精神内涵。
符合时代特点和时代实际,是其一般特征。
在电影创作的创新思维过程中,时代性应该是最为优先考虑的。导演在选择剧本时,应深入社会实际,去挖掘社会积极向上的时代特征,并以此来引导观众的理性关注,更加客观的诠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时代特点,以起到传播社会生产“正能量”的作用。
独特性: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东方、西方)
一部作品想要脱颖而出,导演在创新过程中必然需要表达出作品本身的独特性。
《舌尖上的中国》,中国饮食文化纪录片的独特性在于真实纪录美食形成的过程的同时,将中国人的思绪、文化、风俗、社会现实融入其中,所呈现出的饮食文化并不仅仅局限于表达美食,更多的是以美食为载体承载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生活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憧憬。这种独特性吸引了无数观众持续关注。
(二)艺术思维:
不等同于形象思维,在艺术思维中还包括:
灵感、直觉、顿悟等,对于追求新颖独特和独创为艺术宗旨的电影创作来说,灵感、直觉、顿悟的出现,就标志着创造力的产生,独特的艺术境界的诞生就会成为现实。
1.艺术思维的目的:
导演艺术的手段丰富多彩。
一切艺术手段的运用,一切艺术手法、艺术形式、艺术语汇的创新,其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加强和突出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作为导演,应当围绕这一主要目的,孜孜不倦的致力于艺术的出新。从塑造人物的根本出发,进行必要的修饰,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艺术思维的形式:
①个性化思维:
艺术个性把创作活动带入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境界。影视作品所传达的是一种新颖而又独特的事与物、情与义。
导演个性化的思维特征,形成了导演的艺术个性和独特风格。
比如:王家卫电影中碎片式的影像组合,使电影有种强烈的断裂感,为减少断裂感,王家卫便青睐于采用一般电影避之唯恐不及的视听手法——独白。电影中的人物,通常都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了解别人,也拒绝被别人了解。他们倾向于保持沉默,用独白宣泄内心的感觉。
②形象化思维:
形象思维是导演思维的第一层次,即通过具有形象化的影视符号来阐释一定的意义,是一种具象化信息的加工过程。
运用形象思维提升影视作品的视觉表现力。这也是导演与编剧的思维定式的根本不同之处。
形象化是一个导演非常重要的思维特征。导演能够通过形象的画面,镜头语言来讲故事,表达某种情绪,渲染升华作品的主题。
③具体化思维:
对细节的捕捉意味着在情节发展中,抓住那些看似琐碎、平常,却能够以小见大的人物行为,话语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器物等。
细节的捕捉有赖于创作者深入生活的细腻观察、体会以及发现生活的敏锐能力。
细节会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表现力。
比如:演员的服装、剧组的道具、经过导演的精心设计后,变成了具有艺术品格的细节。
(三)文本感知思维:
导演思维的关键在于找到能恰当体现剧本内在精神的载体和样式。
文学主要靠文学语言来传达信息和思想,读者看不到具有形象,只能靠联想来接受感染,或靠想象来捕捉形象。
电影的本质在于为自身创造一种与文学语言完全不同的为人类所能共同理解的视觉语言。它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更具直观性。
1.在把剧本交给摄影师之前,确认其呈现良好的状态,
2.对剧本的视觉阐释要涵盖你自己的想法;
比如:你想如何从视觉上讲述这个故事,这部电影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你觉得一定要讲述这个故事?
3.带上导演的取景器与摄影师一起去看景,拍摄静态照片以及视频,来帮助设计调度和构图;
4.和摄影师、美术师讨论影片风格;
5.和摄影师一起分析分镜头脚本;
6.测试服装以及外景拍摄场地。
八.导演思维的构建:
(一)想象力练习,
(二)感受力练习;
(三)空间感练习;
(四)逻辑力练习。
经过今天的讲解,我想你在独立完成一个场景故事的剧本构思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认识。
今天的内容就讲解到这里,关于第四讲导演构思的问题,就已经全部讲解完成了。
下一期,为大家讲解,第五讲导演叙事元素。
之后,讲解的内容对于构思创作不同的电影类型,都有很大的升华!
本期就到这里,下期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