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多,女儿跑过来拿着手机跟我说,妈妈妈妈,我想看汪汪队(儿童动漫)。我看着她的小眼神,既渴望又有些担心我不给她看。心里一瞬间划过对眼睛不好会近视伤眼的想法,但处在周边都充斥电子信息的时代,小孩子几乎都避免不了对其的喜爱渴望,而适当的动漫也会拓展小孩子的认知。
我知道如果我粗暴的呵斥制止她,她就肯定会觉得委屈难过,小小的心理认为妈妈不好,这也不能那也不能,久而久之,心灵和性格都会受到影响。而我希望她首先能够学会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而往后都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思想。
试想,如果我完全不理会她的感受,一味的把未曾发生的,过分的担忧恐惧化为当下的大声制止,带情绪的制止,那么我得到的是什么?孩子是还无法理解到我现在考虑的问题的,所以,我可以选择换种方式和她沟通,纪要满足她当下看动画片的需求,也要让她先接收对眼睛的伤害这个信息,于是,在心里提前觉知到这些,我跟她说:可以的呀,那看一会儿就要关掉哦,不然眼睛就会痛的。(之前已经很多次这样跟她沟通过,刚开始时有过哭闹),她现在就很愉快的跟我说好的,小嘴巴还接着我的话说:看久了眼睛就会痛,要带眼镜的了。
在看了半个多小时后,我提醒她:妹妹,你已经看了很久了哦,看完这一集就关掉手机好不好。她及时回答我说好。虽然听到她的回答,我心里隐隐还是有些不相信的,但同时我也告诉自己:尝试去相信她,相信她已经开始学会成长。
结果让我很欣喜:她在看完后,自己就关掉了手机,还跑来告诉我,妈妈我关掉手机不看了,等下眼睛痛痛。
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和态度,得到的结果截然相反。不管是对任何人事物,我们如何对待,以什么态度对待和解决,其实我们都有选择权,首先看见自己的情绪,不要被情绪所左右,常觉知,常收获。
把两种态度方式比作两条路的话,我们需要的就是用觉知,看见路的发展/终点/风景是怎么样的,想要更好的风景和终点?那我们提前看见了,我们就可以做出合适的选择。